《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市場分析 > 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2015-01-12

1月6日,,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展CES盛會,在大洋彼岸如約而來,。對于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最大件、重頭戲,,彩電產品,,CES展會一直是“全年”風向標,。本文的目的即是透過CES,看看彩電產業(yè)2015年會發(fā)生哪些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幕后的“秘密”,。

1. 液晶能玩轉新背光源嗎?

2015年CES展會,,彩電產品線,,全新的東西幾乎都來自于“背光源”的改進。代表產品有兩個:第一是飛利浦的加入了激光紅色的液晶背光源方案,;第二是TCL,、長虹、三星,、LG等企業(yè)推出的QLED技術的新背光源液晶電視,。這個技術也被成為量子點技術,或者縮寫成QD,。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對以上兩大技術的會展反響是:激光融合LED的技術,,是一個特例,只有非主流廠商飛利浦進行了展示,;QLED則算是整個液晶顯示產業(yè)的共性進步,,是大家都力推的新東西。其中,,TCL的產品已經在國內市場上市,。行業(yè)研究認為QLED技術的電視產品會從2015年的年度百萬臺規(guī)模快速發(fā)展到2018年的近2000萬臺的市場占有量,。

采用新光源技術帶來的好處是什么呢,?或者說廠商們?yōu)楹螌LED趨之若騖呢!答案分成三個方面:第一,,液晶顯示技術發(fā)展到今日已經高度成熟,,跨越性的技術難以出現(xiàn),產業(yè)面臨某種創(chuàng)新危機,;第二,,OLED產品的競爭近在眼前,LCD需要技術提升,,來盡可能延長生命周期,;第三,液晶顯示的色彩質量一向主要由背光源決定,,液晶電視產品提升背光品質的努力從未停止,;第四,無論QLED還是加入激光技術,,都可以提升產品的色彩飽和度和色域值,。

無論是飛利浦的激光混合技術還是TCL的QLED,,背光革新的好處都是提高電視的色彩表現(xiàn)范圍,那么這兩種不同思路的差異在哪里呢,?答案是,,QLED技術基本不改變原有液晶電視機背光源的主要構成結構,產品開發(fā)設計幾乎是模塊化替代原有的熒光粉LED技術,;但是,,加入激光光源,構成的LED和激光混合的背光源,,卻增加了背光源的復雜性,。由于激光和LED的出光特性、電學特性的差異,,這對背光源的驅動設計,、光學設計都提出新要求,同時亦要求對彩電的視頻信號優(yōu)化技術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從成本和推廣的難易度看,QLED更容易成功,。這是液晶新背光源技術QLED成為主流的原因所在,。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CES2015很多廠商都推出了QLED新光源產品,那么這些產品有沒有什么差異呢,?答案是,,不同廠商給出的說明并不一致,甚至新技術的命名都有分歧,。不過三星特別強調了其產品的環(huán)保特性:對此,,猜測認為,三星可能使用的是無鎘的QLED材料,。

 

此外,對于QLED技術的應用,,筆者還可以提醒消費者:普通QLED材料用于提升液晶背光源,,其主要效果是擴大了色域范圍;但是,,如果使用棒狀QLED材料,,還能直接導致液晶背光源省略偏光片結構,以及提升幾乎一倍的光效率的效果——對于后者,,消費者應可以看到顯示尺寸相當?shù)碾娨暀C產品,,能耗下降20-40%。

普通消費者,,除了關注液晶新光源的正面意義,,更會對于液晶電視新光源技術的“負面描述”有所關心,。對于QLED或者激光混合光源,主要的負面描述分成兩部分:第一,,產品價格高昂,;第二,這些技術改變了產品的色彩表現(xiàn)力,,但是對分辨率,、亮度、對比度,、色彩分辨率,、響應時間、解析力,,以及高頻藍光的易疲勞性等其他顯示效果指標沒有明顯改善,。即,液晶新光源不可能使得液晶和OLED站在同一顯示效果水平線上,。

 2. OLED還未走出“襁褓”

2015年的CES展會,,OLED顯示技術并沒有爆發(fā)出令人驚喜的力量,行業(yè)依然處于比較“含糊”的時刻,。

一方面,,三星作為全球彩電巨頭,OLED事業(yè)原地踏步,,大尺寸停留在試驗線階段,,缺乏戰(zhàn)略性的產品推出。另一方面,,LG在E4線量產的基礎上,,擴大了OLED彩電的尺寸線,海爾等下游終端企業(yè)也加大了差異化產品推出力度,,oled陣營甚至預期在2015年沖擊百萬臺年度銷售規(guī)模的關口,。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這種品牌之間的反差,反映了OLED遇到的產業(yè)性困局,。這個困局核心既是大尺寸涂覆工藝的穩(wěn)定度,、成本和成品率。不過,,年底市場上,,有一個特別的消息值得關注:TCL表示,印刷顯示技術有望進入國家支持的顯示產業(yè)創(chuàng)新專項,。而印刷顯示,,包括激光熱轉印、噴墨印刷、縫隙印刷等技術,,在顯示產業(yè)的應用主要即是OLED面板和QLED面板的材料涂覆,。

同時,在OLED大尺寸表現(xiàn)出“艱辛”的時候,,中小尺寸卻已經遍地開花,。2015年元旦前后,京東方確立了成都6代線OLED的布局,;日本同行也正是以JOLED的品牌名稱,,推出自己的OLED量產計劃;另有消息稱包含OLED量產規(guī)劃的TCL武漢面板基地6代線推動速度也在加速,,此前TCL深圳T2線已經提前進入設備搬入階段,,渴望提前量產。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如果將這些6代線看做中等尺寸,,能夠兼顧手機,、PC、TV等實用尺寸的生產線,,那么在小尺寸線上OLED更是大放異彩,。包括京東方全球第二條量產5.5代線、上海和輝的生產線,、深天馬的項目等都在加速推動,。在需求端,智能手表等超小尺寸上,,OLED的輕薄,、高對比度、節(jié)能和柔性特性,,更是幾乎取得了大部分終端廠商的認可,。

 

回顧液晶顯示的發(fā)展歷程,其顯示尺寸由小及大的過程非常明顯,。三星等遇到的挫折,,亦可看成是“一上來就瞄準大尺寸”,想一口吃個胖子造成的消化不良,。而現(xiàn)在,,通過4.5和5.5代線的積累,OLED的量產線已經進入到了6代線這種中等尺寸線的規(guī)?;ㄔO時期,那么OLED大尺寸線的全面開花,,亦應在這波6代線達產之后:如果這個判斷正確,,這個時間點就是2年內。

雖然2014年開始,三星的政策性路線搖擺,,使得OLED遭遇了一波寒流,,但是這也成就了LG的新形象。在2015年CES展會上,,LG憑借OLED,、qled、8K等產品陣容,,成為了最大贏家和真正的行業(yè)領袖,。某種意義上,OLED正在成為撬動三星和LG兩大彩電和顯示巨頭,,行業(yè)領導權之爭的關鍵砝碼,。OLED的這一價值,被認為將可能刺激三星采取新的產業(yè)策略,。后者的行動,,更會被視為OLED何時走出“含糊”階段的風向標。

3. 8K:爽還是不爽,,他都來了

4K尚在閨中,,8K已經踏步而來。這是CES2015的真實寫照,。這種劇烈的變化不禁會讓消費者有些迷茫:到底還要不要買4K,?

三星、lg,、夏普等面板企業(yè)都推出了8K電視機,。更高的像素密度,即意味著更為清晰化的畫面,。甚至,,夏普還推出了“偽8K”產品,他利用像素的縱向分割控制,,使得4K電視機能夠實現(xiàn)超過4K,,接近8K的解析力。這一技術將被用于高品質4K或者廉價8K電視之中——就像2014年4K產品上的廉價解決方案一樣,。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不過,,對于那些所謂的真實8K電視,筆者卻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偽”進步因素,。CES展上的8K電視都是大尺寸的,,80、90,、100英寸,。這等大尺寸產品即便是8K產品,,其像素的實際個頭也并不小多少,甚至和40,、55英寸的4K電視相當,。這一點亦可說明,這些大尺寸8K電視的成品率和工藝成熟度不會和傳統(tǒng)4K電視有多大差異,。

實際上,,8K主導超大尺寸,4K主導40-55英寸,,60-70英寸是混合兩種分辨率指標的市場:這樣一種從大到小,、分辨率有所差異的顯示格局,才是CES2015要表達的真相,。8K不是用來替代4K的,,是用來推動超大尺寸產品普及和應用的。對于消費者,,選擇哪種產品,,主要看經濟承受力和實際需求的顯示面積而定即可。

但是,,在討論超高清產品的時候,,必須備注一個問題:那就是,現(xiàn)在無論是4K還是8K都超過了內容產業(yè)的“承受能力”,。消費者必須面對內容支撐上的“后勁不足”現(xiàn)狀,。這將使得超高清分辨力的電視機,實際應用效果不會像“理想中那么豐滿”,。這也是超高清電視領域,,消費者最為不爽的地方。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3D7851D41E586563C0DE.jpg" style="vertical-align: top; border: 0px;" />

對于內容這個瓶頸,,面板廠商的觀點卻又會不同:因為,,在技術高度成熟的背景下,2K,、4K,、8K的產品成品率都有保障,工藝穩(wěn)定之后產品綜合成本差異將比較有限,。例如在50英寸級別產品上,,4K和2K面板的成本可能只有1成多一些的變化,但是4k獲得的卻是2k產品4倍的解析力,。付出和所得比較,,實際市場承受的成本壓力并不高。

 

另外,,近年來液晶面板和液晶電視價格被持續(xù)低估,,價格下降非??欤?K產品的利潤空間透支殆盡,。這樣會導致從面板到終端,整個產業(yè)鏈強推4K等超高清產品的動能,。這也是為何4K沒有普及,,8K急于登場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他們能夠提供市場銷售過程中的營銷差異性,,進而產生利潤溢價,。

如果再結合了消費者在電視等耐用科技產品選購上都有“超前選購”的欲望,那么超高清的到來雖然缺乏內容支撐,,卻并非無本之木,。甚至,超高清不需要內容支撐,,亦可走的很遠,。2014年,僅僅一年時間,,國內彩電市場4K產品的滲透率就已經接近2成,,這足以說明超高清的“差異化”價值的市場能量。

4. “大”不需要理由,,亦可能不需要很多錢

2015年CES展會上,,彩電產業(yè)的另一個大看點是“大”:大屏當?shù)酪呀洺蔀橐坏里L景。海爾的百寸OLED,、三星110寸8K這些產品是“大”的正面表現(xiàn),;ces2015 30-40英寸小尺寸展出的乏力,則是“大”的反面證據(jù),。

支撐家用電視市場大屏 趨勢的還不僅僅是液晶和OLED,。海信的激光電視、百寸巨幕,;愛普生或者明基的廉價家用投影機,;德州儀器的1080P微投解決方案。這些新產品,,為家用大屏提供了一些更為豐富的選項,。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選擇多了,競爭就會更激烈,。而激烈競爭的一個直接結果既是產品價格下降,。

以百寸大屏的顯示技術為例:液晶需要至少六七十萬的價格,海信激光投影目前是5萬元的價位,,明基常規(guī)家用投影是5000-6000元,,1080p微投產品預期價格將只有3000-4000元,,720p微投則是2000元上下。

當然,,也有消費者說:“你列舉了這么多便宜的產品,,但是基本都是需要暗室觀看的投影啊”!但是,,2014年開始一類叫做激光電視的新興“投影應用”正在改變這一點,。海信ces2015展出的激光電視,不需要暗室觀看,,完全實現(xiàn)電視機的功能,,只需要5萬元的價位檔就可以實現(xiàn)百寸大屏。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不過,,這里筆者還要進一步告訴讀者的是:激光電視是新產品,、新技術,剛剛上市,。未來這個產品的價格下降空間是超乎想象的,。業(yè)內人士甚至認為,兩三年內激光電視可以將家用百寸大屏幕電視帶入“2萬元時代”,,甚至更低價格的階段,。所以,這才是激光電視雖然陣營還不甚強大,,但是卻必須值得關注的原因:他將改變超大尺寸電視的“價值結構”,。

對于消費者,在高清內容已經海量普及的今天,,“電視機越來越大”幾乎不需要理由,。而激光電視等新技術產品開發(fā)很可能使得“大”也不需要很多的錢。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對彩電應用的未來憧憬,。我們正站在一個真正的轉折點上,,并有希望親手打開“超大”家用顯示產品普及的這扇大門。

5. 3D不是目標,,曲面不是風景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2014年CES展會上風靡一時的曲面。2015年,,曲面已經不再是核心風景,。這讓筆者想到了5年前亦曾經叱咤風云的3D電視。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2014年國內3D電視市場萎縮了三四個百分點,,市場對3D的興趣幾乎已經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那么,,為何3D沒能普及呢,?答案有三個方面:第一,,3D內容匱乏,3D只是少數(shù)影片采用的技術,、更是極少有電視節(jié)目以3D技術制作,;第二,3D電視效果差,,無論是快門式3D還是偏光式的3D電視,,實際體驗效果都不理想,裸眼3D更是以畫面模糊著稱,;第三,3D顯示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困擾著消費者,多數(shù)消費者認為3D只能是電影院里面的偶爾性體驗,,搬到家里來“實在受不了”,。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總之一句話,即3D電視沒能發(fā)揮出應有的體驗價值,。這使得3D電視技術已經告別電視營銷的中央陣營,。目前,3D電視的銷售和需求,,主要面向少數(shù)特殊愛好和需求的觀眾,。

3D的命運是不是會落在曲面電視上呢?首先,,2014年曲面電視的推廣成績并不理想,,遠沒有4K那么令人神往;其次,,曲面帶來的差異外觀感受并非人人都認為是“更為完美”,,很多消費者覺得傳統(tǒng)平面電視更配自己的居家環(huán)境;第三,,曲面真的帶來了顯示效果的改善嗎,。對于這個疑問沒有像樣的權威答案。筆者的意見是,,曲面雖然改善了一些觀看位置的視角效果,,但是同時犧牲了另一些位置的視角效果——即功過參半。

因此,,調研機構IHS DisplaySearch認為,,曲面電視必然是小眾選擇。曲面電視將在2017年達到出貨巔峰820萬臺,,然后逐年下降,。因為,,到那個時候,消費者會已經對曲面帶來的視覺沖擊產生足夠強的“審美疲勞”,,進而放棄這個差異化概念,。對此,IHS DisplaySearch有一個核心定義,,即“曲面是一種外觀差異化技術,,而非顯示效果提升的手段”。筆者認為,,這也應該成為消費者選購該產品的一個常識認知,。

深度揭秘:CES2015彩電產業(yè)的“五”大密碼

 

實際上,不必等待2017年,,2015年CES展會,,曲面獲得的聚光燈就已經沒有2014年那么多。而2014年在品牌廠商大力營銷的催化下,,曲面電視也只不過獲得了180萬臺的訂單,。這一事實足以說明,曲面這個概念的“前途不甚樂觀”,。很有可能,,曲面就是下一個“3D”:雖然不必死亡,但是亦不會成為焦點,。

總結:

整體上,,2015年的CES展會對于彩電產業(yè)而言不僅僅是波瀾不驚,甚至是有點乏味:出現(xiàn)的新產品,、新技術都是大家早已能猜測到的,。彩電行業(yè)已經真正面臨“創(chuàng)新枯竭”的危機,技術天花板的陰影籠罩著整個行業(yè),。雖然,,業(yè)內預計2015年液晶電視全球市場將有7%的增長,按顯示面積算增幅依然會在15%以上,,但是這些增長更多的不是來自創(chuàng)新的支撐,,而是價格的下降,以及歐美中三大市場的結構性換新需求,。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