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機器人正在很多領域取代人工,。例如,,世界最大代工廠富士康的總裁郭臺銘早在2011年就宣布,,公司將以日產千臺的速度,,5年內引入上百萬臺機器人,,用于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又如,2015年,,海爾在沈陽的冰箱無人工廠就在智能互聯(lián)的基礎上,,開始為用戶個性化定制和生產冰箱。
這種趨勢引發(fā)了有關機器搶走人類工作的憂慮,,進而有人對放開生育也產生了質疑:“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工作將被機器取代,還要那么多人干嘛,?”其實,。這種擔憂早已有之。例如,,1955年馬寅初在《新人口論》中就擔心“從前一千個人做的事,,機械化、自動化以后,,五十個人就可以做了,,那其余九百五十人怎么辦?”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他倡導節(jié)育的重要理由之一,。
其實對技術進步導致人口過剩的擔憂早已存在,,但從未構成現(xiàn)實的問題??v觀人類歷史,,從狩獵時代到農業(yè)時代,到工業(yè)化時代,,再到信息化時代,,自動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在不斷提升,但長期來看,,人類社會不僅人口越來越多,,就業(yè)也越來越充分。自動化并未造成持續(xù)性的就業(yè)困難,,更沒有造成人口過剩,。
人均GDP越高的地方,失業(yè)率越低,。由于人均GDP越高,,自動化程度通常也越高,,該圖也印證了自動化程度與充分就業(yè)其實是正相關的,即自動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就業(yè)傾向越充分,。
一個部落的假想例子
為何自動化不會導致人口過剩呢,?不妨先看一個假想例子。假設一個20人的部落每人每天平均要狩獵12個小時才能維持溫飽,,后來他們從狩獵過渡到農耕,,只要10個人每天耕作12個小時就能維持整個部落的溫飽。那么另外10個人是否就是多余了呢,?假設為了維持部落的充分就業(yè),,部落酋長決定消減部落一半的人口,以保證剩下的10人每天足以工作12個小時,。但問題是,,如果部落人口真的減少了一半,那衣食住行的需求也會減少一半,。原來需要10個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現(xiàn)在變成只要5個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因此酋長決定再消減一半的人口,。如此下去,,整個部落最后會剩下酋長一個人。
這種做法的荒謬不言而喻,,但類似馬寅初那種認為自動化將造成人口過剩的思路與酋長的想法如出一轍,,都是在擔心工作效率的提升會讓人變得多余。其實,,人類發(fā)展經濟的目的并不是要工作,而是要滿足自身的各種消費需求,;工作只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必須付出的代價,。人工智能的應用帶來效率提升,意味著人類整體可以用更少的工作時間來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物品與服務,,即用更小的代價就能夠滿足更大的需求,。這種進步怎么可能會使得人類本身變得多余呢?
回到前面的例子,,技術進步使得原來20個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的工作量,,變成只需10個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就能完成,那么其余的10個人怎么辦,?一種辦法是把10個人的工作分給20個人來做,,讓每人每天工作時間從12小時變成6小時。這樣每人每天多出6小時的閑暇時間,,但卻維持了原來的生活水平,。另一種辦法是依然讓10個人每人工作12個小時,,另外10個人再去額外工作12個小時來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建造房屋或者創(chuàng)造藝術品,。這樣整個部落付出的總勞動時間與效率提升前一樣,,都是20個人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但卻享受了比之前更豐富的生活,。
當然,,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選擇,比如其中10個人每天工作8小時來滿足部落的溫飽,,其余10個人每天工作8小時滿足部落的其他需求,。這種情況下,部落每人以更小的代價滿足了部落更多的需求,。無論采用哪種方法下,,整個部落都會比以前更好;至于具體工作時間到底是6小時,,12小時還是介于兩者之間,,取決于人們的工作意愿,即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愿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工作意愿越高,,整個部落工作時間越長,能被滿足的消費需求也越多,。
就業(yè)問題的本質是經濟失衡
經濟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工作創(chuàng)造物品和服務來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人們是否愿意工作和想工作多長時間,,取決于他們對閑暇與消費需求的相對偏好,。這種偏好各人不同。在同等的工資水平下,,有人愿意每天工作10小時,,賺錢來維持更高的消費水平;而有人卻只愿意工作5小時,,而寧愿消費水平低一些,。假設年齡結構和技術水平等因素相同,一個慵懶的社會愿意工作的人口比例較低,,平均工作時間更短,;而一個勤勞的社會愿意工作的人口比例較高,平均工作時間更長,。
如果全社會只有一個人,,那工作機會和工作意愿完全匹配。所謂工作機會是指有事可做,,而工作意愿是指愿意去做事,。個人總是在有事可做時才愿意去做事,,所以每個工作意愿都匹配一個工作機會。比如,,他想吃果子促使他愿意去摘果子,;想吃果子的消費需求產生了摘果子的工作機會,而摘果子的行為則實現(xiàn)了他愿意摘果子的工作意愿,。
由單個人推至群體社會,,工作意愿和工作機會則基本匹配。這是因為人們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所以工作意愿對應于消費需求,,而消費需求則是工作機會的來源。比如,,人們去辛勤工作,,目標可能是要買車買房,而對汽車和房屋的需求所形成的市場就產生了工作機會,。
但工作機會和工作意愿的匹配,,只有在長期和整體意義上才成立。各種時間上的遲滯和空間上的壁壘,,可能讓這種匹配在短期和局域上失效,,這種經濟失衡就是就業(yè)問題的根源。簡言之,,工作機會少于工作意愿意味著就業(yè)難,,工作意愿小于工作機會則意味著招工難。
一方面,,時間上的不匹配導致周期性失衡,。原因是,經濟決策通?;陬A期,,而現(xiàn)實經常會偏離預期,這種偏差通過局部的正反饋機制致使經濟系統(tǒng)發(fā)生周期性震蕩,。比如,消費者購房決策可能取決于對自己未來收入的預期,,而生產廠商的產量可能來自對市場變化的預期,,而現(xiàn)實與預期的偏差會通過各個市場傳導到整個經濟體。如果消費需求小于生產供應,,經濟就會蕭條,,這時有就業(yè)難,即整體上工作機會小于工作意愿,。反之,,如果消費需求大于生產供應,,經濟就會過熱,這時有招工難,,即整體上工作機會大于工作意愿,。如果有人既有消費需求又愿意為之工作,但卻沒有機會,,說明經濟失衡導致其潛在的消費需求沒有轉化為現(xiàn)實的工作機會,。反之,如果企業(yè)有消費市場卻無法招到愿意工作的員工,,說明經濟失衡導致低迷的工作意愿還未轉化成消費市場的萎縮,。
另一方面,空間上的不匹配導致結構性失衡,。原因是,,專業(yè)分工使得消費需求所產生的工作機會,不一定匹配工作意愿所對應的技能,。比如,,一個出租車司機拼命工作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獲得優(yōu)質教育。他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增加了教育領域的工作機會,,而為了滿足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所產生的出車更多的工作意愿,,則增加了出租車行業(yè)的服務供給。這位父親創(chuàng)造的教育領域的工作機會和他自己在出租車行業(yè)的工作意愿并不匹配,,但卻可以通過市場來交換,。如果優(yōu)質師資供不應求而出租車服務又供過于求,那么這個父親會進一步加重師資的短缺和出租車服務的過剩,。
長期來看,,無論是時間上的周期性失衡,還是空間上的結構性失衡,,都是經濟循環(huán)中的內生性現(xiàn)象,,與人口和技術進步基本沒有直接的關系。這種失衡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完善的市場化和適當?shù)暮暧^政策加以緩解,。
比如,金融市場上的對沖機制以及貨幣和財政等宏觀政策,,可以有效緩解周期性的失衡,。而工作職位的充分市場化,則可以通過市場薪資變化,,影響就業(yè)者的職業(yè)選擇來緩解結構性失衡,。即,招工難的行業(yè)薪資上升,,既吸引就業(yè)者而提升工作意愿,,又抑制消費需求而減少工作機會,;反之,就業(yè)難的行業(yè)薪資下降,,既排出就業(yè)者而減弱工作意愿,,又提升消費需求而增加工作機會。
總而言之,,緩解就業(yè)市場失衡的關鍵,,是增加市場的靈敏性和韌性,即讓消費需求的變化,,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能夠盡快地轉化為現(xiàn)實的工作機會,并進而影響工作意愿,,以促進兩者之間更迅速且緊密的匹配,。
自動化對就業(yè)的影響
技術水平決定了工作時間的投入轉換為商品與服務的效率。技術進步意味著,,能用更少的工作時間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隨著效率的提升,社會整體可以選擇投入較少的工作時間來贏得更多的閑暇,,或者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品和服務來滿足更多的消費需求,,至于在何處平衡取決于社會整體對閑暇和消費的偏好。
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讓人們有時間和精力去滿足更多元的消費需求,。由于人的技能各不相同,更多元的消費需求給不同技能的人提供了機會,。如在前面部落的例子中,,在效率低下的狩獵時期,體弱者也必須去狩獵來滿足部落的溫飽,。但到了耕作時期,,一半人耕作就可以滿足溫飽,一個身體羸弱卻有良好藝術感的人,,或許可以去制作別人喜愛的工藝品來維持生計,。
在現(xiàn)代經濟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能產生更加細分的消費需求和相應的行業(yè),。比如,汽車的出現(xiàn),,固然導致馬車夫失業(yè),但卻創(chuàng)造了諸如客車和卡車駕駛,、汽車研發(fā),、制造,、修理等職位;汽車行業(yè)的從業(yè)者要遠多于以前馬車行業(yè),。正是由于技術進步能夠產生更加多元的需求和供給,,如圖1所顯示,自動化程度越高的社會,,整體上就業(yè)可能越充分,。一個數(shù)學天才在現(xiàn)代社會可能成為一個數(shù)學系的教授,但在農業(yè)社會卻可能是村里的游手好閑之輩,。
雖然自動化對就業(yè)市場的長期和整體影響是正面的,,但卻可能產生短期和局部的沖擊。特別是在現(xiàn)代經濟中,,各個行業(yè)高度專業(yè)化,;一旦某個行業(yè)的工作被機器取代,這個行業(yè)的失業(yè)者長期積累的技能將失去用武之地,。其中那些由于年齡,、教育水平等因素難以另起爐灶的失業(yè)者將面臨困難。但某種工作被機器取代,,本質上是社會整體用更少的工作時間創(chuàng)造出同樣甚至更多的產品,,社會整體的收益要大于失業(yè)者的損失。因此,,合理的政策是讓失業(yè)者從機器化帶來的社會收益中分得一定補償,,讓各方受益。如果失業(yè)者有工作意愿,,那他們在新崗位上的產出則是新增的社會財富流量,。當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人們可以選擇享受更多的閑暇,,或者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意性的物品和服務。
嚴格來說,,就業(yè)市場不存在多余的人,。只要有工作意愿,任何人都擁有比較優(yōu)勢,。換言之,,哪怕這個人的每種技能都差于他人,他也可以接替他人相對低收益的工作,,讓后者節(jié)省時間來專注于更高收益的工作,,最終通過交換達到雙贏。這是為什么服務業(yè)創(chuàng)造工作機會的潛力是無限的。實際上,,與農業(yè)和工業(yè)相比,,服務業(yè)更需要個性化、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到這個時代,,人的價值更大,人口眾多的優(yōu)勢更加突出,。
中國在1990年代進行國企改制,,總共有超過2800萬工人下崗。整體而言,,經過幾年陣痛,,國企改制引導了技術進步,提高了生產效率,,而許多下崗工人也逐步轉移到第三產業(yè),,促進了中國經濟更上一層樓。但在這個轉型過程中,,許多面臨轉崗困難的工人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如果轉型帶來的效益,能在更大程度補償他們的損失,,讓他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轉型的痛苦會小很多。
減少人口無助于緩解自動化對就業(yè)市場的沖擊
在之前部落的例子中,,狩獵到農耕的轉型過程中,,酋長或許可以參考個人的專長和意愿,來決定人們的分工和工作時間,,以達到工作意愿和工作機會的匹配,。在現(xiàn)代經濟中,整個經濟體系錯綜復雜,,每個人的技能和意愿又千變萬化,,這種匹配只能由市場來實現(xiàn)。人工智能對就業(yè)市場的沖擊體現(xiàn)為,,被機器取代的失業(yè)者難以找到新的工作而面臨生活困難,,這反映的是社會保障機制的缺乏和就業(yè)市場靈敏性和韌性的不足,而與人口多少沒有關聯(lián),。針對這種沖擊,,除了改善宏觀的經濟政策和微觀的經濟結構外,更需要促進需求,,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完善教育和培訓,,以利于人們掌握與需求更匹配的工作技能。
如果一個失業(yè)者沒有足夠的工作技能來適應新的工作崗位,,而必須依靠補助來維持基本生活,,那從純粹經濟學而非倫理角度來看,“消減”這個失業(yè)者能緩解就業(yè)市場的失衡并提升其他人的福利水平,,如同退休者去世會緩解養(yǎng)老金體系那樣。但即便“消減”無法轉崗的失業(yè)者能改善勞動市場和社會保障,,就算在純粹的經濟學意義上,,這也不意味著應該通過限制生育來消減人口。
這是因為限制生育所消減的人口,,不是技能不足的人,,而是未來的孩子。相比成人,,孩子更具可塑性,,更容易適應未來的生活方式,既蘊含未來旺盛的消費需求,,又能學習和掌握未來所需的技能,。孩子從出生到成年,要經歷生長,、學習,、婚戀、養(yǎng)育等過程,,這一切需求都是工作機會的源頭,。孩子比例越高,社會對未來技術變化的靈敏性和韌性就會越好,,不僅知識更新更迅速,,而且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也更活躍,讓工作技能和工作機會更容易匹配,,促進充分就業(yè),。因此,限制生育的結果,,恰恰是人為壓低那些更適應未來經濟循環(huán)的人口之比例,,相對加大未來就業(yè)技能不足人口的比例,從而惡化就業(yè)形勢,。特別是,,生育限制政策對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更好的城市家庭更嚴格,這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