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90457
中文引用格式: 肖宇彤,周淵平,,肖駿,,等. 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9,45(7):67-71.
英文引用格式: Xiao Yutong,,Zhou Yuanping,,Xiao Jun,et al. Research on sub-array LCMV cyclic optimization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9,,45(7):67-71.
0 引言
自適應波束形成是自適應陣列信號處理的重要分支,,廣泛應用于無線通信,、雷達、語音信號處理等領域[1],。自適應波束形成問題是在某一準則下尋求最優(yōu)權矢量,,其中包括最小均方(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準則,、最大信干噪比(Maximum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MSINR)準則,、最小噪聲方差(Minimum Noise Variance,,MNV)準則[2]。線性約束最小方差(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LCMV)波束形成器是基于MNV的自適應波束形成算法,,它在最小方差無失真響應(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濾波器的基礎上引入了線性約束[3],。但在實際應用中,,陣列的陣元數(shù)目通常十分龐大,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LCMV算法,,全維矩陣求逆的運算量將會變得極其復雜,,并且收斂性很差,在工程中難以應用,。因此,,研究降維方法不僅對理論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工程實踐也有重要意義[4]。
本文提出的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首先對全維陣列進行抽取,,形成一組大小不同的子陣列,,每組子陣采用相同的權值。在此基礎上,,再對子陣列進行分塊處理,,利用循環(huán)迭代的思想對權向量進行分塊循環(huán)優(yōu)化使其達到收斂。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在大規(guī)模陣列波束形成時相較于傳統(tǒng)LCMV方法能夠獲得更高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相較于子陣級LCMV算法能夠在達到收斂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小求逆矩陣的維數(shù),,降低計算復雜度及硬件成本,。
1 LCMV算法
假設一個M陣元的陣列,X(n)是n時刻M×1維的輸入信號向量,,C是M×L維的約束矩陣,,f是L×1維的約束向量。LCMV算法描述如下:
2 部分自適應陣列處理——子陣級LCMV算法
子陣空間部分自適應陣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是將整個陣列劃分為若干個子陣列,,每個子陣采用相同的權值進行波束形成[5]。
對M陣元均勻線陣進行抽取形成r個子陣,,定義降維矩陣T為:
式中,,CT=THC是降維后的約束矩陣,維度為r×L,。WT是降維權向量,,由于將全陣列抽取為了r個子陣,每個子陣中的陣元共用同一個權值,,因此WT的維數(shù)為r×1,。
3 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
將陣列降維輸入信號XT(n)分塊為:
式中:
其中,RTii是降維輸入信號向量分塊xTi(n)的自相關矩陣,。
綜上,,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在處理大規(guī)模陣列波束形成時的過程如下:
4 仿真分析
4.1 實驗1
采用均勻線陣,陣元個數(shù)為60,,陣元之間的間距為半波長,,即d=2/λ。采用子陣級陣列劃分,,將60個陣元不規(guī)則劃分為12組,,每組的陣元個數(shù)依次為:10、6、5,、4,、4、1,、1,、4、4,、5,、6、10,。期望信號從0°方向入射,,干擾方向為-30°、40°,、70°,。初始信噪比為10 dB,初始干噪比為10 dB,,選取的快拍數(shù)為10 000,,子陣循環(huán)時每個分塊大小為2。按照上述參數(shù)設置,,理想情況下信干噪比SINR=27.781 5 dB,。
圖2所示是使用LCMV算法形成的波束圖,信干噪比SINR=20.868 2 dB,。
圖3虛線所示是子陣級LCMV算法形成的波束圖,,信干噪比SINR=26.210 5 dB;實線所示是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形成的波束圖, 信干噪比SINR=26.317 0 dB,。
圖4是子陣級循環(huán)優(yōu)化的信干噪比收斂曲線圖,,經(jīng)過170次循環(huán)迭代后權值得到收斂。
由圖2~圖4可知,,在大規(guī)模陣列中,,使用LCMV算法得到的波束并不是最佳:收斂性差,旁瓣效應顯著且運算量巨大,。使用子陣級LCMV算法形成波束時比LCMV算法的SINR高出了約5 dB,干擾得到了有效抑制,,且大幅度降低了波束的旁瓣,。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通過循環(huán)迭代,波束的SINR收斂于子陣級LCMV算法的SINR,,且將輸入信號自相關矩陣的維度從60×60降低到2×2,。雖然增加了迭代過程,但是大幅度降低了矩陣求逆的運算復雜度,這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是可行的[7],。
4.2 實驗2
初始參數(shù)保持不變,,將快拍數(shù)減小至2 000,3種算法形成的波束圖如圖5,、圖6所示,。可知當快拍數(shù)減小時,,LCMV算法已經(jīng)無法形成性能良好的波束了,,而子陣級LCMV算法與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能夠維持良好的性能,二者的SINR分別為23.639 1 dB,、25.482 0 dB,。這說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很好地適用于短快拍的應用場景。
4.3 實驗3
保持實驗1中初始參數(shù)不變,,將分塊的大小從2變?yōu)?,,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收斂曲線如圖7所示??芍?,隨著分塊大小的增加,迭代次數(shù)是在不斷減小的,。
4.4 實驗4
為了拓寬主瓣寬度以增加波束的穩(wěn)健性,,在實驗1基礎上加入高階導數(shù)約束[8]。圖8所示為加入三階導數(shù)約束時,,主瓣寬度相較于圖3不施加約束時得到了一定展寬,,信干噪比為24.175 9 dB。
4.5 實驗5
由于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存在多徑,,多徑在波束形成中屬于相干干擾的一種[9],。此處對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的相干干擾抑制進行研究。保持實驗1中的初始參數(shù)不變,,將-30°方向處的非相干干擾變?yōu)橄喔筛蓴_,,在約束矩陣C中施加相干干擾方向的零點約束,實驗結果如圖9所示,。此時在相干干擾方向形成了很深的零陷,,且信干噪比維持在26.997 6 dB。該方法雖然犧牲了一個自由度,,但保證了期望信號不會因相干干擾的存在而被對消,。
5 結論
針對大規(guī)模陣列波束形成問題,本文提出了子陣級LCMV循環(huán)優(yōu)化算法,,能夠很大程度地降低求逆矩陣的維度,,避免了全維矩陣求逆的復雜性,。通過實驗結果分析,該算法能夠在降低維度的同時,,形成性能良好的波束,,并且在施加導數(shù)約束或存在相干干擾時依然適用。這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降低了大規(guī)模相控陣列的計算復雜度和硬件復雜度,,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肖駿,周淵平,,肖宇彤.基于CSDM-MIMO系統(tǒng)的虛擬信道估計與權值優(yōu)化[J].電子技術應用,,2019,45(4):83-86.
[2] 羅俊.認知無線電中基于多天線的信號處理技術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 徐峰,,孫雨澤,楊小鵬,,等.MIMO雷達波束形成的低副瓣LCMV算法[J].信號處理,,2017,33(6):805-810.
[4] YU L,,ZHANG X,,WEI Y.Adaptive beamforming technique for large-scale arrays with various subarray selections[C].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IEEE,2017.
[5] HU X,,GUO L,,LI S,et al.Improved orthogonal projection adaptive beamforming based on normalization at subarray level[C].IET I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2015.IET,,2015.
[6] 王永良,,丁前軍,李榮鋒.自適應陣列處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7] 劉權,,周淵平,徐磊,,等.波束形成算法研究與改進[J].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安全,,2018,37(4):92-94,,109.
[8] YANG X,,SUN Y,LIU Y,,et al.Derivative constraint-based householder multistage wiener filter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C].I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IET,,2013.
[9] ZHANG L,LIU W.A class of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s for coherent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C].Signal Processing Conference.IEEE,,2012.
作者信息:
肖宇彤,周淵平,肖 駿,,周 鑫
(四川大學 電子信息學院,,四川 成都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