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蘋果中國市場需求或觸底回升 風險開始轉向

蘋果中國市場需求或觸底回升 風險開始轉向

2020-03-2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3月19日,,最新報告稱,疫情對蘋果公司業(yè)務的影響已經從中國的供應鏈挑戰(zhàn)和需求下滑,,穆迪認為,,蘋果公司2月份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產品需求觸底,但預計需求復蘇乏力,,具體將取決于中國內地的經濟復蘇進程,。轉向美國和西歐這些更大市場需求短期內的嚴重萎縮。在服務領域,,銷量下滑將影響AppleCare收入,,并且ApplePay交易量增長可能放緩。

    穆迪估計,,疫情之前中國內地市場占蘋果收入10%以上,。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分別占該公司2019 財年收入的39%和23%,。

    在穆迪的基本情景中,,預計蘋果2020財年收入增長5%左右。穆迪認為,,需求疲軟狀況將由當前季度至少持續(xù)到下一季度(即2020年第三財季),,而且疫情對經濟沖擊的嚴重程度和持續(xù)時間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穆迪認為,,蘋果公司信用狀況符合其Aa1評級,,并指該公司流動性出色,2020 財年第一財季無限制用途現(xiàn)金和投資約為 1870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自由現(xiàn)金流約為430億美元,。

    2月下旬以來,美股市場波動劇烈,,標普500指數(shù)近期紀錄高位回撤近29%,,跌入熊市區(qū)域。作為重要權重股,,蘋果表現(xiàn)略好于大盤,,自2月12日紀錄高位327.22點回撤近23%。當?shù)貢r間3月18日收盤,,蘋果股價跌2.45%,,報246.67美元,市值1.08萬億美元,。

    中國代工廠產能正恢復,,但供應鏈仍受日韓疫情影響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上周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2020年2月蘋果在中國內地的iPhone 發(fā)貨量折年下降60%左右,,略高于內地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56%的降幅,。由于中國內地新增確診人數(shù)已經大幅下降,,穆迪預計經濟活動和非必需消費品支出將會復蘇。

    2月份,,蘋果因疫情爆發(fā)關閉了內地42家門店,。上周五蘋果宣布42家門店已全部恢復營業(yè),但中國境外所有門店仍將關閉兩周,。穆迪估算認為,,零售店在蘋果產品銷量中的比例在個位數(shù)高端至15%左右的區(qū)間,其中MacBook產品處于這一區(qū)間的高端,。

    此外,,穆迪指出,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主要代工企業(yè)鴻??萍?月初表示產量已達到季節(jié)性正常產能的50%,,并且上周四有報道稱中國內地工廠復工進度“超出預期”。

    雖然鴻??萍嫉墓S在春節(jié)假期之后未能復工致使生產受到影響,,但穆迪認為2月份疫情導致中國、日本和韓國需求銳減,,因而有助于緩沖蘋果公司產品庫存受到的影響,。而且截至3月和6月的財季通常是蘋果公司的銷售淡季。

    不過,,由于關鍵零部件供應商位于仍在通過縮減公眾活動來控制疫情發(fā)展的日本和韓國,,穆迪認為蘋果公司的供應鏈中斷風險依然較高。

    歐美市場需求萎縮,,預計2020財年收入增長約5%

    雖然中國的前景有所改善,,但美國和西歐國家疫情迅速蔓延導致的需求萎縮導致蘋果公司的下行風險迅速擴大,。歐洲和美洲地區(qū)共占蘋果公司2020財年第一財季收入的70%左右,。

    穆迪在最新全球宏觀展望報告的基本情景中計入了歐洲和美洲經濟增長放緩的因素,預計這些地區(qū) 2020年上半年消費下滑,,并于下半年出現(xiàn)一定復蘇,。在基本情景中,,穆迪預計蘋果2020財年收入增長5%左右,。但目前難以量化仍在持續(xù)發(fā)展的疫情的影響,如果宏觀形勢更為不利,,預測面臨下行風險,。

    穆迪還預計,到2020財年末,,蘋果應能收復大部分因疫情影響造成的銷售損失,,原因是該公司盈利最高的產品線 iPhones的大部分銷售來自舊款產品的更新?lián)Q代,。穆迪指出,蘋果通常9月推出推出iPhone新品,,同時可能通過促銷來刺激舊款產品的銷售,。

    

5e738c849196b.jpg

    此外,穆迪認為,,蘋果在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及服務領域也有較強的發(fā)展勢頭。AirPods 銷售推動可穿戴設備收入2020財年第一財季增長37%,,此外服務收入增長17%,。穆迪預計經濟的放緩將同時削弱這兩項業(yè)務的收入增速。

    但是,,隨著經濟形勢改善,,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業(yè)務都將有強勁的增長前景。與超過15億的活躍客戶群相比,,AirPods和Apple服務的滲透率依然很低,。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