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2月宣布重回國內(nèi)市場,并且要“三年內(nèi)重返第一梯隊”以后,,酷派再次受到國內(nèi)投資人和消費者的關注,。
2022年3月11日,酷派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將于3月23日舉行董事會會議,,“以考慮及批準本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的年度業(yè)績及派發(fā)年度股息(如有)”。
時至今日,,仍然關心酷派股價的投資者不多了,,畢竟其早就成了“仙股”。自2019年7月19日復牌以來,,酷派的股價就一直處在1港元以下,,最高點也不過0.53港元。造成今天這種局面,,在于酷派長久以來對“別人”的“依賴”,,先是“依賴”運營商訂單,錯過了自我迭代升級的最佳時期,,后又“依賴”于“資本大腿”樂視,,結果樂視出事,酷派也沒能如愿轉(zhuǎn)型,、重回巔峰,。
如今的酷派,在國內(nèi)手機市場只是“邊緣人”,。根據(jù)國際權威調(diào)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shù)據(jù),,2021年我國手機市場vivo、OPPO(包含一加),、蘋果,、小米,、榮耀、華為,、realme幾個品牌市占率超過96%,,剩余4%是others。同年宣布回歸國內(nèi)手機市場的酷派,,自然也是others中的一員,。
這個曾如日中天的時代“王者”,能否重獲往日榮光,。
01 昔日王者深陷虧損
關于酷派的高光時刻,,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時酷派推出全球第一款雙卡雙待智能手機,。運營商們?yōu)榱藫屨贾悄苁謾C市場以及銷售4G套餐,,需要定制機,而酷派的雙卡雙待模式正是運營商們需要的,,雙方就這樣一拍即合,。運營商的訂單成為酷派的“鐵飯碗”。
此后的酷派也越來越依賴于這種合作模式,,其定制機在其所有手機中的占比一度高達80%。公開資料顯示,,2012~2014年,,酷派分別實現(xiàn)了116.43億、154.29億,、196.43億營收,,相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2.64億、2.74億,、4.05億,。酷派在國內(nèi)手機市場份額也擠進了前三,,成為“中華酷聯(lián)”中的一員,。
但運營商的“鐵飯碗”對酷派來說,既是蜜糖也是砒霜,。2015年,,運營商下調(diào)4G資費,還停了購機補貼,;同時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也加速前進,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酷派在手機性能,、電商渠道等短板的影響下,,銷量開始下降。
▲圖:酷派官微
為了趕上轉(zhuǎn)型快車,,酷派找來了360和樂視,。2015年,酷派和360周鴻祎聯(lián)手成立了合資公司奇酷互聯(lián)網(wǎng)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大神系列也歸入了奇酷,。按照正常的劇本,酷派應該和周鴻祎一起做好大神系列,,甚至開發(fā)出新系列,,沖擊國內(nèi)手機一哥的地位。
但后來酷派又引入樂視作為第二大股東,,但引起了360的不滿,。酷派和360簽訂協(xié)議中有“規(guī)定”:酷派不得與360的競爭對手就競爭業(yè)務訂立任何投資及合作安排,,否則360有權以50%的低價購買酷派在合資公司的股份,,或者酷派以雙倍價格收購360在合資公司的股份。
引入樂視被360視為“違約”,,360要求酷派從360手中收購奇酷49.5%股份,,但雙方來回“撕”了幾個回合,最后以酷派失去奇酷的控制權收場(360對奇酷占股增加到75%),??崤梢詾楸Ьo了樂視萬事大吉,結果天算不如人算,,后來樂視自身都難保,,又怎顧得上酷派。
2016~2018年,,酷派三年連虧,。根據(jù)財報數(shù)據(jù),2016年酷派凈虧損44.01億港元,,2017年凈虧損27.23億港元,,2018年凈虧損4.11億港元;2019年情況稍有好轉(zhuǎn),,但2020年酷派再度陷入虧損,,凈虧3.45億港元。
昔日王者終沒落,,再不自救,,酷派就“無路可走”了。從這個角度看,酷派復出時,,給自己定下那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三年內(nèi)重返第一梯隊,,多少有點“破釜沉舟”的意思。
02 酷派還能打嗎
2021年下半年,,酷派發(fā)布了旗下首款5G產(chǎn)品——酷派COOL 20 Pro,,6.58英寸的LCD水滴屏、支持DCI-P3色域,、手機背面采用“Baby Skin”AG玻璃后殼,,擁有USB-C充電口,也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頂部有對稱式的雙揚聲器,。
這款手機還搭載了后置三攝,5000萬主攝+800萬超廣角+200萬微距鏡頭,,天璣900芯片,,八核CPU架構設計,物理內(nèi)存為8GB,,售價1799元以上,。
酷派沒有公布具體的銷售數(shù)據(jù),但從京東和天貓的官方旗艦店數(shù)據(jù)可以略窺一二,。截至2022年3月18日,,在酷派京東自營旗艦店里,COOL 20 Pro僅有500+評論,。而在天貓coolpad酷派旗艦店,,這款手機僅月銷14臺。
如果說京東和天貓旗艦店的銷量以及收獲的評論數(shù)不足以證明什么,,或許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酷派和小米手機的預售成績。和小米一樣,,COOL 20 Pro正式開賣之前,,酷派也玩起了“預售”,12月1日20:30開啟預售,,12月5日0點開售,,消費者交100元預訂,首銷時可以抵300元,,相當于首發(fā)到手價最低1599元,。
不過COOL 20 Pro的預售情況并不理想,從12月1日20:30開啟預售到12月3日,,COOL 20 Pro在京東的預售量僅為2215臺,、天貓200多臺。想當年小米手機第一代開放網(wǎng)絡預定之后,,兩天內(nèi)預定超30萬臺,,而等到第一輪開放購買時,,小米手機3小時內(nèi)賣光了10萬臺庫存。
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百u不動說到底還是酷派的“產(chǎn)品力”不足以打動消費者。在如今國內(nèi)手機市場廝殺,,光憑借營銷‘套路’根本“扛不住”幾個回合,。”有網(wǎng)友稱,。
而推出這樣一款產(chǎn)品,,可見酷派回歸并沒有打算走“重研發(fā)”的路子。不過光從“錢”的角度來看,,酷派似乎也無法“重研發(fā)”,。
對于智能手機這種科技領域,想要站在第一梯隊“傲視群雄”就得有過硬的技術,,而過硬的技術實力則需要大額研發(fā)經(jīng)費的投入,。《歐盟工業(yè)研發(fā)投資積分牌》預測,,華為2021年的研發(fā)投入約為175億歐元(約合1229億元人民幣),,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預測小米2021年的研發(fā)投入達130~140億元。
那酷派能用來研發(fā)的錢有多少呢,?
公開資料顯示,,酷派在二級市場融資超過21億港元,去年還簽署了8.33億港元股份認購協(xié)議,,但融資回來的錢加起來還不到小米一年的研發(fā)投入的一半,,如何支撐酷派通過研發(fā)來實現(xiàn)“破局”呢?而酷派集團自身的財務狀況似乎也無法支持較高的研發(fā)投入,,根據(jù)財報數(shù)據(jù),,酷派2020年收入約8.12億港元,凈虧損3.45億港元,。
當下的酷派確實需要一場硬仗和勝仗給市場信心,,但實力看起來卻很難允許。
03 做小米還是做朵唯
自2021年宣布回歸以來,,酷派不能說不用心,。
2021年10月,酷派發(fā)布公告,,前小米高管秦濤成集團新任副總裁,。跟他一起去酷派的,還有之前在小米干過的胡行、李宇靖和司馬云瑞,,這四個人涵蓋了渠道,、硬件體系和新零售等相關業(yè)務,李宇靖還被稱為紅米Note7手機的“小金剛”之父,。
有業(yè)界的朋友說,,酷派這是組了個手機圈的“復仇者聯(lián)盟2.0”天團。
為什么說是2.0,,是因為在早些時候,,小米曾陸陸續(xù)續(xù)招徠了一批其他手機廠商的前高管,這批人在坊間被稱作小米組建的第一代“復仇者聯(lián)盟”,。比如2019年年初加入小米的盧偉冰,,之前在天語手機和金立手機干過,現(xiàn)在是小米集團合伙人,,中國區(qū),、國際部總裁和Redmi 品牌總經(jīng)理王曉雁,之前是小辣椒手機創(chuàng)始人,;中興努比亞的苗雷,、聯(lián)想的常程...
從履歷的表面來看,幾位高管都曾在營銷渠道待過,,對于手機行業(yè)的操盤和新品的打造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對于想要通過營銷來重回第一梯隊的酷派來說,不說是最佳人選,,但的確是現(xiàn)階段酷派需要的人,。
但是實際上并不如履歷這般“美好”。以秦濤為例,,他在小米開創(chuàng)了“小米小店”這個線下渠道,。不過此“小店”非彼“小店”,秦濤推行的“小米小店”沒有門店,,只是幾把椅子,、幾張桌子、一個帳篷,、幾張海報組成的“臨時攤檔”。
而這些“攤檔主們”就是小米的“渠道商”,,他們進貨的渠道和普通人一樣,,也是從小米官網(wǎng)購買回來,不同的就是他們每次買的量大,,賣出手機還能收獲“米豆”,。但這樣的“小米小店”卻不保價,沒有售后,對小米的聲譽容易造成負面影響,,自然也沒能長久維持下去,。
一直到今天,小米的線下渠道都不太強,。至于線上渠道,,小米開創(chuàng)了互聯(lián)網(wǎng)銷售的先河,線上營銷是小米的強項,,如果幾位高管能夠復制小米線上營銷的成功,,對酷派來說確實是“美事一樁”。然而,,復制小米的營銷和渠道就能成功嗎,?從COOL 20 Pro的銷售情況來看,顯然未必,。
零態(tài)LT(ID:LingTai_LT)在《酷派的新瓶與小米的舊酒》一文中,,曾提及,如果不是2021年3月份靠“新酷派”戰(zhàn)略持續(xù)融資,,酷派就會跟朵唯一樣,,變成徹底的others。
不過朵唯這類曾經(jīng)的霸主,,如今的尾部手機品牌也不完全是others,。舉例來說,去年的朵唯單靠在直播帶貨這一個銷售渠道,,單月銷量超過魅族和一加等二線廠商,,如果按下圖來看,這意味著朵唯這個品牌單靠快手直播帶貨就賣到了接近紅米note9(百元機主流機型)單月國內(nèi)銷量的成績,。因此酷派的直接競品,,或許不是小米、三星,,很可能是朵唯,。
而酷派想重返國內(nèi)第一梯隊,要么砸研發(fā),、要么砸渠道,。很明顯只有21億港紙入賬的酷派,如果梭哈研發(fā),,融來的錢砸下去可能連水花都看不到,;如果還是賣技術水平要求不太高的百元機,靠著幾十億鋪渠道,,做做推廣還是有可能沖沖銷量的,。但想要真正重返國內(nèi)第一梯隊的長期目標,,以上兩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