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光公司剛公布了糟糕的2023年Q2財報之后,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的《關于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又不期而至,。公告指出,,為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防范產品問題隱患造成網絡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將依法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產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美光股價當即應聲下跌4.4%,,創(chuàng)下3個多月來最大的單日跌幅。盡管審查還未全面展開,,但沖擊已朝美光迎面而來,。
遇行業(yè)低谷 交出最差成績單
美光在2023年Q2經歷了近20年來最嚴重的單季節(jié)虧損。
根據公布的財報,,美光2023財年各項財務指標都在下滑,。其中,營收為36.93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9.6%,,同比下降52.6%;凈虧損為23.12億美元,,上一季度凈虧損為1.9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22.63億美元。公司毛虧損為12.06億美元,,而上一季度毛利潤為8.93億美元,,占營收的21.9%,去年同期毛利潤為36.76億美元,,占營收的47.2%,;營業(yè)支出為10.97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0.5%,,同比下降2.9%,;營業(yè)虧損為23.03億美元,上一季度虧損為2.0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營業(yè)利潤為25.46億美元,;經營現(xiàn)金流為3.43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9.43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63.6%,,而去年同期現(xiàn)金流為36.3億美元,。
兩大產品線業(yè)績也經歷了腰斬式的下跌。其中,,DRAM產品營收27.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7.19億美元同比下降52.4%,;NAND產品營收8.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9.57億美元同比下降54.8%。
實際上,,美光的噩夢從2022年下半年就開始了,。當全球經濟增長趨緩,消費終端市場萎靡,存儲芯片的需求明顯下滑,,導致庫存下降,,產品價格也迅速下降。
在2022年Q4,,美光的營收為66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 23%,同比下降 20%,。不過,,有上半年業(yè)績的支撐,其在2022 財年總營收達到了308億美元,,還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向股東返還了 29億美元,。
進入2023年Q1,,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惡化,產品定價繼續(xù)降低,,美光的業(yè)績就陡然變臉了,。其季度營收降低至40.85億美元,同比下降47%,、環(huán)比下降了39%,;綜合毛利率為22.9%,同比下降24pct,、環(huán)比下降17pct,。整個Q1的營業(yè)虧損為6500萬美元,而上季度營業(yè)利潤為16.6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7.25億美元,,導致第一財季營業(yè)利潤率為-2%,低于上一季度的25%和去年同期的35%,。
更為嚴重的是,,出貨量的快速下降使得存貨遠遠高于公司目標水平。截至一季度末,,存貨高企約84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了25%,存貨周轉天數達到了214天,。
美光認為市場行情已經觸底,。根據終端客戶庫存減少的情況,其預計未來幾個月供需平衡將逐步改善,,其收入即將季度持續(xù)增長,,也預計將恢復正常的增長和盈利能力,。
不過,市場調研機構對未來走勢還是非常謹慎,。市調機構集邦咨詢表示,,由于部分供應商如美光、SK海力士已經啟動DRAM減產,,相較第一季DRAM均價跌幅近20%,,預估第二季跌幅會收斂至10~15%。不過,,由于2023下半年需求復蘇狀況仍不明確,,DRAM均價下行周期尚不見終止,在目前原廠庫存水位仍高的情況下,,除非有更大規(guī)模的減產發(fā)生,,后續(xù)合約價才有可能反轉。
存儲市場另一主力品類NAND Flash的行情也依然處在供給過剩狀態(tài),。集邦咨詢認為,,后續(xù)恢復供需平衡的關鍵在于原廠是否有更大規(guī)模的減產,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若目前需求端未再持續(xù)下修,,NAND Flash均價有機會在第四季止跌反彈,,反之,若旺季需求端持續(xù)疲弱,,均價反彈時間恐再延后,。
背負審查 利好競爭對手
行業(yè)低谷時期,美光遭受審查可能會使得其在全球存儲器芯片市場的競爭對手受益,,這是眾多媒體和研究機構的看法,。
中信證券指出,主流存儲市場格局高度集中,,“美光受審”或令非美廠商受益,。據IC Insights數據,2021年DRAM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分別為三星(43.6%),、SK海力士(27.7%)和美光(22.8%),,NAND Flash市場則由三星(34%)、鎧俠(19%),、西部數據(14%),、美光(11%)、SK海力士(11%)和英特爾(9%)六家公司主導,,CR6超過98%,。
同時,國外原廠在模組環(huán)節(jié)地位仍高,,其中2021年全球原廠自有品牌內存營收總額為模組廠的5倍以上,,渠道SSD中原廠占比42%,美光有超70%存儲芯片以模組形式出貨,。若美光在華銷售產品接受審查,,國內客戶或將轉單,而令非美廠商受益,。
業(yè)內人士認為,,中國大陸市場完全可以離開美光,因為 DRAM和NAND都能找到替代供應商,,以當前市場的行情,,存儲器芯片庫存達到了歷史新高,不愁買不到芯片,。而渠道供應商若無法出貨,,以后就更不敢采購美光的芯片。
美光也曾在2021年的財務報告中表示,,與ASML的半導體設備或英偉達的圖形芯片不同,,美光的產品在中國可以很容易地被當地供應商的產品所取代。這里的供應商不單指其他國際大廠在中國的子公司,,也指了中國本土的供應商,。
有機構總結了可以一部分能實現(xiàn)替代的國產存儲芯片公司,包括了北京君正:公司車用存儲份額15%僅次于美光,,在車用,、工業(yè)用與消費領域用DRAM、SRAM,、Nor Flash等均有布局,;兆易創(chuàng)新:公司利基型DRAM已推出自研19nm DDR3、17nm DDR4,、以及LPDDR3/4等多個料號產品,,同時公司與合肥長鑫合作,代銷大容量DRAM,,合肥長鑫為國內最大的大容量DRAM廠商,,可與美光對標;東芯股份:國內 SLC NAND Flash占比最高公司(超50%),,同時積極布局Nor Flash和利基型DRAM,,未來成長性高。
反之,,美光目前還離不開中國大陸市場,。根據2022年財報,美光2022財年內在中國大陸的收入為33.11億美元,,同比增長34.8%,,占其307.58億美元財年總收入的10.76%,,是僅次于美國和中國臺灣的第三大市場。不難想象,,丟失如此巨大的市場,,對美光將會造成怎樣的打擊。
根基不穩(wěn) 怎當芯片法急先鋒
美光當然不想錯失這個中國市場,,因為這里提供的利潤能助其為美國“芯片法案”沖鋒陷陣,。
美光可被稱為美國“芯片法案”的積極追隨者。在該法案剛公布以后,,美光立刻宣布從現(xiàn)在到2030年在美國投資400億美元,,將使美國存儲器芯片的生產市占率從2%提高到10%,預計創(chuàng)造多達40,000 個就業(yè)機會,,包括5,000 個高薪技術和經營職,。
隨后,美光又宣布將在20年內斥資1000億美元在紐約州興建大型晶圓廠,,并要將該工廠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晶圓廠,,最終擁有4座 600,000 平方英尺無塵室,達 240 萬平方英尺,,約相當于40個美式足球場,,創(chuàng)造約50,000 個就業(yè)機會。
美光如此積極,,就是因為從“芯片法案”中獲益巨大,。大和證券最新的報告指出,美光將在“芯片法案”中取得高達121億美元的補貼款,,金額僅次于英特爾,。
但是真要進行巨額的基建投資,除了美國政府給予的補貼,,更多還要依靠美光自身的盈利能力,。但在當今極度惡劣的市場行情之下,美光的投資意愿已經大幅降低,。
在2022年Q4,,美光宣布將2023年的資本支出下調為80億美元,降低了30%,。到2023年Q1,,資本支出被進一步壓低到75-70億美元。而到了最新一季,,美光將資產支出降低到70億美元,,2023年度晶圓廠設備資本支出預估將年減超過50%、2024年度預估將進一步縮減,。此外,,2023年裁員目標進一步擴大到15%,,高于此前10%的目標。難以想象,,在如此低的資本支出下,,美光興建大型晶圓廠的目標能否如期達成。
美光希望借助芯片法案,,擊敗強大的競爭對手,,登上存儲業(yè)的頂峰,。然而,,存儲芯片是半導體行業(yè)中的大宗商品,與電子制造業(yè)的關系非常緊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市場之一,,并有著龐大的制造業(yè)基礎。由于中國政府的審查,,美光在中國市場可能會面臨銷售額和市場份額的下降,。如果還想從中國市場攫取利潤來為芯片法案服務,美光的如意算盤可能會落空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