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村田制作所的跨國專利訴訟鐵幕落下時,,本土射頻芯片產業(yè)正面臨歷史性考驗,。近日,這家日本電子元件巨頭在中韓兩國同步起訴卓勝微,,直指其MAX-SAW濾波器(業(yè)界普遍稱為TF-SAW)技術侵犯五項核心專利,。訴狀背后,,一個殘酷的技術真相浮出水面:通過對涉訴專利的穿透式分析,卓勝微所有基于TF-SAW技術的產品均陷入系統性風險,。
若敗訴,,其TF-SAW相關的所有高端濾波器及模組不僅可能被驅逐出國際市場,更可能觸發(fā)國內專利追溯機制,。這場訴訟絕非孤立事件,,而是國產濾波器出海征途中將遭遇的"專利核打擊"預演。
專利武器化:跨國巨頭的技術絞殺
村田的訴訟策略建立在嚴密的專利體系之上,,其選擇的五項專利構成了一條無法繞行的技術走廊,。
1,、以村田的中國專利ZL201680046210.1為例,該專利是關于TF-SAW的疊層設計,,用于高階模態(tài)雜波抑制,,這項技術對大帶寬濾波器和多工器的產品尤其重要。不同于去年村田被無效的另一個TF-SAW疊層專利(CN 106209007 B)——著重于Q值的提升,。這次的專利更著重在細化的雜波抑制方面,。
據從業(yè)者專家透漏,該專利是TF SAW在產品拓展到多工器之后的一個自然延伸,,也是高階POI襯底疊層設計的關鍵,多工器設計的關鍵,。Soitec銷售范圍基本都在此基礎疊層專利覆蓋以內,,因此基本所有TF SAW產品都涉及到該專利問題。該專利到期時間為2036年,,距離失效還有11年,。
2、ZL201480066958.9(彈性波裝置以及濾波器裝置)則是關于TF SAW中橫向雜波抑制的關鍵專利——傾斜IDT電極,。這是村田IHP的標志性設計,,業(yè)內人士指出:“即便是高通的TF SAW也不敢使用傾斜電極的設計,只有部分中國廠商存在部分僥幸心理,。
這個專利到期時間為2034年,,距離失效還有將近10年。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若要避開此專利,,只能采用設計更為復雜的Piston方案,但國際大廠在Piston結構方面的布局非常全面,,短時依舊極難突破,。
3、ZL201580059165.9(彈性波裝置)是關于TF SAW中用于橫向雜波抑制Piston結構細化的關鍵專利——匯流條Busbar中開孔,。該專利是對村田經典錘頭形狀Piston結構的補充,,同樣是村田的標志性設計。其能夠有效地抑制橫向模式雜波的強度,,進而提高Q值,。并且,該結構不需要額外的光刻及沉積步驟,,制造工序簡單,,可以有效的節(jié)省成本。該專利到期時間為2035年,,距離失效還有10年,。
4、ZL201680030389.1(濾波器裝置)則是關于TF SAW中,用于橫向雜波抑制Piston結構和傾斜電極混合使用的關鍵專利,。通常情況下,,DMS使用Piston結構抑制雜波,一般的諧振器則使用傾斜電極,。村田則并未在實際產品中使用該專利,,一般全部使用傾斜電極(無DMS設計),或者全部使用Piston結構,。
濾波器專家分析稱,,可能的原因是混合的情況面積利用不高,會增加整體成本,。該專利到期時間為2036年,,距離失效還有11年。
就連不在自家產品中使用的專利,,村田也一樣嚴防死守,,這凸顯了村田在TF-SAW技術路線上的復雜交叉保護策略,后來者很難規(guī)避其早早織起的這張系統化專利網絡,。
除了中國的四起訴訟,,村田還在韓國向卓勝微發(fā)難。韓國不僅是村田的重要市場,,也是卓勝微出海的核心彼岸,,尤其在大客戶三星持續(xù)采購之下,卓勝微營收中已有近6成來自海外市場,。
對于村田提起的訴訟,,卓勝微最新回應表示,公司產品均為自主研發(fā),,對原告主張不予認可,,并將積極應訴。公司產品系列及產品型號眾多,,本次專利訴訟僅涉及兩款具體型號的濾波器產品,,其占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比例較低。本次訴訟事項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較小,,最終實際影響以法院判決為準,。
雖然卓勝微表示僅有兩個料號受到影響,但根據前文專利深入分析可見,,幾乎所有TF-SAW相關產品都會受到影響,。
據報道,中國每起案件村田索賠的金額是30萬元,,韓國索賠支付1億韓元(折合人民幣50.4萬元),,合計170.4萬,。如此大費周章的結果絕對不會只是這般溫柔一刀,其背后的深層意義耐人尋味,。據企業(yè)專利觀察報道,,從這個角度來看,村田的起訴的主要目的并非是獲得經濟賠償,,更像是要阻止被告使用侵權技術,,或迫使侵權產品退出市場。這與村田已經在過去幾年先后起訴了無錫好達電子,、深圳順絡電子的策略大致相同,。
TF-SAW遭遇死亡峽谷?
這場危機暴露出中國科技產業(yè)的深層困境:在全球化技術體系中,,后發(fā)者始終面臨“創(chuàng)新者詛咒”,。村田的專利布局本質上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時間游戲”——其核心專利有效期普遍延續(xù)至2035年后,而中國企業(yè)即便此刻啟動替代技術研發(fā),,至少需要5-8年才能實現產業(yè)化。在此期間,,任何商業(yè)化嘗試都可能觸發(fā)專利地雷,。
以卓勝微采用的SOITEC襯底為例,盡管表面上是獨立采購,,但其技術參數完全落入村田專利的權利范圍,,這種“技術寄生”現象折射出中國企業(yè)在基礎材料研究上的長期缺席。當產業(yè)鏈上游的晶圓,、設備,、設計軟件都被嵌入他人專利體系時,所謂自主創(chuàng)新不過是沙上筑塔,。
專利圍剿的終極威脅,,在于其對產業(yè)生態(tài)的鏈式摧毀效應。一旦法院作出不利判決,,卓勝微的TF-SAW濾波器及相關模組后續(xù)恐完全無法出海,,甚至在國內銷售也同樣面臨巨大法律風險。這場危機暴露出中國科技產業(yè)的深層焦慮:在全球化技術體系中,,沒有自主可控的核心專利,,任何市場優(yōu)勢都是易碎的琉璃。
一位濾波器企業(yè)高層更是直言,,如果村田勝訴,,則會充分印證,TF-SAW技術路線上專利問題將是一道“死亡峽谷”,,難以逾越,。
突破專利鐵幕的唯一出路,,在于重構技術創(chuàng)新的底層邏輯。這要求中國企業(yè)從“規(guī)避設計”轉向“規(guī)則顛覆”,,在基礎理論層面發(fā)起非對稱突破,。國產濾波器的破局之路,注定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技術長征,。它需要企業(yè)敢啃"十年冷板凳"的硬骨頭,,需要產業(yè)鏈構建專利攻防的"馬奇諾防線"。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場關乎產業(yè)生死的專利戰(zhàn)爭中,,把"卡脖子清單"變?yōu)?quot;技術突圍路線圖",最終實現從技術跟跑到標準定義的范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