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工智能 > 業(yè)界動態(tài) > 在 VR 里沉浸式辦公 4500 個小時是怎樣的感受?

在 VR 里沉浸式辦公 4500 個小時是怎樣的感受,?

2021-10-29
來源:CSDN

  我漂浮在太空中,,四周環(huán)繞著銀河系的壯麗景象。一個電影院大小的屏幕微微彎曲,,懸掛在我面前,,一切盡收眼底。八個不同的窗格里閃爍著代碼,,就好像一塊寶石的各個琢面,,可以由此窺見負責處理每天數(shù)千萬美元交易的系統(tǒng)的大腦。

  一塊制圖板模樣的通信控制臺就在我觸手可及的位置,,我通過它與同事快速召開了一次交流研討會,,上面還顯示著我的會議安排、各種 API 參考,,還有一個現(xiàn)實世界的攝像頭畫面,。我的左邊是一塊接一塊龐大的代碼陣列,一個兩層樓高的縱向顯示器顯示了當前任務的描述文檔,,最上面是音樂播放列表,。我調整了一下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上述并不是 Ernest Cline 小說中的場景,,而是我如今的日常工作。最近一周,,我通過虛擬現(xiàn)實工作了40~50個小時,,之前的一周也是如此,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半中,,每天都是如此,。虛擬現(xiàn)實的應用不僅限于娛樂和游戲,還有鍛煉,、冥想,、創(chuàng)造力、社交等,,但在本文中,,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利用虛擬現(xiàn)實專心以及高效地工作。

  沒錯,,我每天可以沉浸式地工作 8~10個小時,。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技術上是如何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不會有人打擾嗎,?很多人對虛擬現(xiàn)實軟件吹毛求疵,,或者說該軟件不符合關于如何工作的一些先入之見,。尤其是 Reddit 有很多反對者,對此我想引用下面的一句話來反駁:

  人們都說“這事兒做不成”,,但卻總是被做成的人打臉,。

  ——Puck(https://quoteinvestigator.com/2015/01/26/doing/)

  縱觀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概念和新奇的想法看似注定會走向失敗,,結果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大多數(shù)并不是天生就“完全成形”,隨著我們的成長和適應,,這些技術需要經歷幾代才能得到發(fā)展和被采用,。當然,我的這種工作方式并不適合所有人,,至少目前還不行,,這只是我目前從事計算機工作的方式。

  我的工作與虛擬現(xiàn)實(VR)無關,,我只是通過 VR 從事老套的常規(guī)編程,、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以及辦公室工作。我采用的策略和工具適用于目前任何計算機和通信工作,,而且適用于未來所有的工作,。從海灘到近地軌道,只需要單擊一下鼠標,,“遠程辦公”將呈現(xiàn)出全新的維度,。

  我為什么要告訴你這些,你又為什么要在意,?

  為了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來回顧一下20世紀80年代的個人計算機熱潮:當時計算機極客看到了計算機工具的巨大潛力,他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技術本身,,努力將最先進的技術轉化為可供普通大眾使用的產品,。但那時的計算機非常笨重,調制解調器在連接時還會發(fā)出尖叫,,并不是每個人都對它們感興趣,,但時至 2021 年,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手里都拿著時尚袖珍電腦,,還連接到了信息高速公路。

  如今,,虛擬現(xiàn)實就像下20世紀80年代的個人計算機:技術極客非常熱衷,,但對消費者來說非常新奇。接下來即將發(fā)生的事情將改變這個世界,,盡管如此,,虛擬現(xiàn)實的 DNA 已成型,,而且不需要再過 40 年就能改變世界。

  關于第一個問題:自 2019 年 4 月以來,,我就成為了一名全職的 VR 工作者,,我通過虛擬現(xiàn)實工作了大約  4,500 個小時。毫不夸張地說,,我在全球VR 用戶中名列前茅,。我花了大量的時間觀察該領域的發(fā)展,并推斷未來的可能性,。雖然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我并沒有堅定的看法,但我希望通過本文分享我的經歷,。

  下面,,我打算簡單地介紹一下我的工作體驗,并讓人們思考,、談論和追求各種可能性,。

  定義“虛擬”

  通常,“虛擬現(xiàn)實”指的是頭戴式設備,,該設備可以向用戶呈現(xiàn)計算機生成的 3D 環(huán)境,。VR 提供的交互性和視覺反饋類似于現(xiàn)代視頻游戲機或模擬器,只是由于規(guī)模感,、存在感以及 360 度的視野而更具吸引力,。

  有些設備還融合了物理環(huán)境,例如“混合現(xiàn)實”(Mixed Reality,,MR)或“增強現(xiàn)實”(Augmented Reality,,AR),統(tǒng)稱為“擴展現(xiàn)實”(ExtendedReality,,XR),。在文本中,我們只討論 VR,。

  VR只是“虛擬”環(huán)境與抽象發(fā)展過程中的最新一次迭代,,這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進化步驟。書籍是一個很好的概念環(huán)境的例子:真實或虛構的演員,、事件,、環(huán)境和想法的模型,只不過是靜態(tài)的,,時間也定格了,。劇院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種人工(虛擬)場景,作為動態(tài)共同體驗呈現(xiàn)給觀眾,。

  縱觀整個歷史,,技術在不斷完善和傳播這種共同經驗,。后來,劇院變成了電影,,然后是電視,,然后是動態(tài)交互式視頻(即游戲):從舞臺到銀幕再到 LCD。音樂以及音頻表演也是如此:現(xiàn)場的表演催生了留聲機以及后續(xù)產品:家用立體聲音響,、揚聲器以及隨身聽,,使其離“用戶”越來越近。

  100多年前,,我們就將虛擬音頻綁在我們頭上,,而如今消費級虛擬視覺終于達到了同樣的水平。這些視覺效果帶來了空間和比例的錯覺,,并且可以輕松地將物理動作轉換為上下文非常豐富的命令,。動態(tài)、反應靈敏,、身臨其境的體驗讓我們的感官將模擬環(huán)境感知為我們的居住空間,,即我們的虛擬現(xiàn)實。

  與計算機生成的世界互動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神奇體驗,,但從定義上講,,這種體驗是無形的,除非通過一種介質將這些行為與非虛擬結果聯(lián)系起來,。在有些場合下,,這種技術有很大的優(yōu)勢,例如重型設備訓練或排練醫(yī)療程序,。而同樣由于無形的活動,,那些原本只是通信或數(shù)字產品的活動帶我們進入了信息經濟中的計算機工作,即“私人辦公室”,。

  設置

  我們需要使用計算機,,只不過是在 VR 中。這樣做有幾個原因,,我將在后面介紹,。首先,我想聲明一下:在目前的個人計算機階段,,工作仍是工作,,會議仍然是會議,使用 VR 體驗沉浸式工作的價值在于,,可以提高工作的舒適度和生產力(再加上我對這種技術的癡迷),。大多數(shù)軟件都是常見的辦公軟件:谷歌產品、Zoom,、Slack,、電子表格、文字處理器,、IDE 等,。

  微信圖片_20211029155833.jpg

  圖:筆記本電腦→VR 服務網站→路由器→WiFi → 頭戴式設備 → 驚喜

  我使用的是普通的筆記本電腦,雖然比較強大,,但不是游戲 PC,,并且遠低于 VR 要求的規(guī)格。我的計算機不生成虛擬環(huán)境,,只負責運行常規(guī)辦公軟件,,但添加了一個重要的附加功能:一個小型代理程序 Immersed(https://immersed.com/),它將屏幕內容編碼為視頻流,,并通過 WiFi 將傳輸?shù)?VR 頭顯,。

  我使用的 VR 頭顯是Oculus Quest 2(大約 300 美元),它可以接收這些視頻流,,并在生成的環(huán)境內呈現(xiàn)這些視頻流,。這是一款獨立的無線設備,不需要PC就可以運行軟件(大部分時間),,雖然犧牲了更高端的性能和圖形質量,,但換取了移動自由以及可在任何地方使用的便利性。我目前的狀況,,從 PC 上的視頻編碼,,經過 WiFi,到VR 頭顯的顯示平均約為 3 毫秒,,我使用的是幾年前的5GHz 接入點,。3 毫秒遠低于人類的感知,感覺就是在一瞬間完成的,。

  布局

  最近,,我使用的是三屏設置(我還有其他的布局可用于不同類型的工作):當前工作顯示主屏、參考資料顯示屏(縱向,,其中顯示了當前任務的詳細信息和材料,,還有一個音樂播放窗口),還有一個橫向的小屏幕(顯示通信,、日歷,、代碼文檔等)。

微信圖片_20211029155903.jpg

  其中一個顯示器對應于筆記本電腦的物理屏幕,,另外兩個是純虛擬的:75% 的像素是通過 VR 虛擬出來的,。筆記本電腦以為它們是真實的,應用程序運行良好,,但看到它們的唯一方法是通過頭顯,。我還可以添加更多顯示器,,Immersed 最多支持五個這樣的虛擬顯示器,但我還使用了一個屏幕內容管理器(也被稱為“虛擬桌面”),,這樣三個顯示器就相當于最多15個顯示器,。這樣就可以最大化我的視野和注意力。

微信圖片_20211029160051.jpg

  圖:人眼能看到的不止這么多,,但這個 VR 虛擬環(huán)境的視野范圍已經超出了人眼能用得到的范圍,。

  很意外的是,這些超大顯示器的分辨率均達到了平均水平:1080p(參考資料顯示屏,、通信顯示屏)和 4k(主顯示屏),。光看數(shù)字,這個分辨率也沒什么大不了,,盡管已經是路邊廣告牌顯示器的 25 倍以上了,。其實,分辨率還可以更高,,但這是我計算出的像素對應性(更多內容見下文),、計算機性能和延遲之間的權衡。應用程序針對可讀性和清晰度進行了調整,,強調信息密度,,同時不應該出現(xiàn)鋸齒,并提高平滑度,。最后的結果是,,主屏幕上的字符數(shù)為 511x129:66,000 個字符可以顯示很多代碼,相當于4~6個IDE 窗口的寬度(足以在一頁之內顯示本文整個文本的1.5倍),。

  輸入是通過標準的鍵盤和鼠標(我還使用了軌跡球),,每個應用程序界面都浮在空中,或者像電影《少數(shù)派報告》一樣揮揮手,,這些都不算什么(坦白說,,一天下來感覺很累)。其他工具運行良好,,例如語音識別或圖形輸入板,,但不適合編程。我是盲打,,所以看不到鍵盤也沒關系,,但是你也可以選擇使用虛擬將其帶入環(huán)境,或者通過頭顯跟蹤攝像頭的方式看到周圍的環(huán)境(參見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Qhxol7rPw&ab_channel=VirtualRealityOasis),。

  由于我只需要一個鍵盤,、鼠標和一個辦公位,所以我已經完全拋棄了傳統(tǒng)的辦公桌。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我都坐在地上,,偶爾站起來放松一下,,或站著工作。我會根據當前任務的舒適度和效率(例如閱讀電子郵件或研究與編寫代碼)進行調整,,如果我需要鍛煉或冥想,,思考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玩一會兒游戲,,則可以利用我的整個房間。

  小貼士

  下面是一些小貼士,,按照大致的重要性/實用性排列:

  1,、找到適合眼睛的最佳位置。調整 IPD和鏡頭對齊:左,、右,、上、下,、距離和傾斜,。一次調整一只眼睛。像素不是均勻分布的,,最佳位置正中間的密度最高,,從而模擬出中央凹的敏銳度。

  2,、如果需要矯正鏡片,,請購買插入式鏡片:這種鏡片比戴眼鏡要好,而且我發(fā)現(xiàn)比戴隱形眼鏡也要好,。對于像我這樣的散光近視(-7.5),,這種鏡片比大多數(shù)眼鏡都便宜,而且因為我一整天的工作都需要戴著它,,因此這筆開銷完全合理,。

  3、清潔鏡片,。不管你在看什么,,確保能夠透過鏡片看清楚!鏡片內外都需要清潔,,跟蹤攝像頭需要完整地顯示現(xiàn)實世界,,因此不能有污跡。

  4,、頭顯也需要清潔:定期擦拭除菌,,可以讓你保持健康和愉悅。無滲透的接觸面也有幫助(例如,聚氨酯或硅膠界面),。

  5,、以像素對應性為目標:虛擬屏幕是圖像的圖像,這意味著頭顯的分辨率和像素密度是制約因素,。虛擬渲染屏幕的像素密度與頭顯的像素密度越接近,,圖像就越清晰。Quest 2 的分辨率為 1832x1920/眼(Vive Focus 3 的分辨率為 2448x2448/眼),,顯示器可以比這更大,,但如果最大可見度接近 1:1,則效果最佳,。

  6,、不必模擬物理屏幕配置!虛擬顯示器可以是任何尺寸,,可以放在任何位置,,不需要模仿對應的物理物體。墻壁,、劇院,、背景、桌面,、環(huán)繞,,一切皆有可能。

  7,、在同等視野下(占用相同的視覺空間),,“大而遠”比“小而近”更舒適,但由于聚集點的差異,,對眼睛來說“遠”更放松,。

  8、避免長時間轉動頸部,、頭部傾斜或保持其他靜態(tài)姿勢,。多多轉動身體,不要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

  9,、良好的 WiFi 很重要:最大化帶寬,最小化跳數(shù),。干凈的 5ghz 頻道將為你提供 866mbps,,如果可能的話,路由器應該直接放在在頭顯和電腦之間,,或者至少使用網線將電腦連接到路由器,。

  10、閱讀或觀手冊。了解具體的使用方式,。耐心地調整至完美的環(huán)境,,可以帶來非凡的回報。

  體驗

  無論是截圖還是視頻都無法表達出這種體驗的龐大和宏偉,。下面這些圖片根本無法體現(xiàn)我在頭顯中看到的一切,,這些圖片分辨力太低,視野被壓縮了,,而且缺乏深度和規(guī)模,。下面這張圖實際上是一張行政辦公桌的大小。代碼就像 IMAX 影院,,一眼根本看不過來,。

  實際使用感覺如何?一句話形容:舒服,。除此之外,還有高效多產,。我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屏幕的大小,,而且還可以重新定位,、添加或刪除盡可能多的屏幕空間。我不必瞇著眼睛或前傾、伸長脖子,、尋找剛剛打開的應用程序窗口,也不必費力地尋找地方放置窗口,。過去的種種弊端和妥協(xié)都不見了,,我可以將應用程序放在順手的位置,一目了然,,而且不會阻擋其他窗口,。一整天我需要不斷移動身體和視線,一天的工作結束之際也不會覺得身體僵硬,,而且眼睛也不會過度疲勞,。

  全權掌控視覺環(huán)境,就像為我的眼睛使用降噪耳機一樣,。我可以選擇最適合亮度和對比度,,就像將一臺亮度有偏差的電視機的對比度調整到最小一樣。我漂浮在星云中,,閱讀著 IDE 黑色背景中的代碼,;或者在落日的云景中,制作 ppt,;或者一邊眺望熱帶環(huán)礁湖,,一邊瀏覽電子郵件。我可以在完美的氛圍中全神貫注地做任何事情。

  出于實際考慮,,我更喜歡簡單的 360 度照片而不是精心制作的環(huán)境:我的顯示器比任何已有的室內環(huán)境都大,,你沒辦法將電影院強行塞進咖啡館。我可以選擇的環(huán)境很多,,我希望隨著該系統(tǒng)的不斷成熟,,可選擇的環(huán)境也越來越多(最終融入現(xiàn)實世界的增強現(xiàn)實元素)。目前可供選擇的場景包括:窗外雪花輕輕地飄落,,一座高山小屋內壁爐里燃燒的木柴劈啪作響,;時髦的咖啡沙龍(與其他用戶一起閑逛的熱門場所);各種時段以及天氣下的開放式木屋,;宏偉的瀑布廣場等等,。除了管理性能之外,對于環(huán)境沒有限制,。

  我發(fā)現(xiàn)擺弄這些環(huán)境也很有趣:在咖啡店的環(huán)境中,,我在一個屏幕上將一面墻換成了一件藝術品,并將其變成電視,,從而獲得更逼真的氛圍,。在廣場上,我重新創(chuàng)建了一個演講廳:用一個顯示器作為放映幻燈片的投影儀,,另一個作為講臺放筆記本電腦和演講者的筆記,,前排還有一個“講話計時器”顯示器。我在上面練習了公司半年一次的外出活動(疫情之前)上的演講,,走完整個流程,,我獲得了那周最高評分,與現(xiàn)實世界的排練幾乎完全一樣,。

  這種舒適度和生產力不是自動的或偶然的,,而是我有意識地改進,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工作方程式中的人為因素,。當然這種工作環(huán)境也不是沒有限制,,只不過我換了一種妥協(xié)的方式,針對更符合需求的不同問題進行了優(yōu)化,。我按照日常時間表工作,,習慣了頭顯的重量和舒適度,根據需要管理辦公室的溫度和氣流,,并定期清潔接觸面,。我會定期休息,補充水分,,伸展雙腿,,并給自己充電,。

  此外,我還簡單地給頭顯添置了一些配件,,我用更厚的聚氨酯皮革換掉了普通的面部泡沫(30 美元),,將捆綁帶換成了Halo支架(50 美元),并添加了近視鏡片(70 美元),,這樣就不需要眼鏡或隱形眼鏡了,。與 Quest 2 的基本款價格相比,成本總共增加了 50%(不是我支付價格的50%,,我訂購的是一個擁有更高存儲容量的型號,,而且這只是我最新的頭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我覺得這筆投資很有必要,。

  應用程序方面也有一些令人愉快的驚喜。在虛擬環(huán)境中使用常規(guī)軟件并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需要更多的手臂運動,。但也有一些不同,你不僅可以縱觀全局,,同時還可以辨認出細節(jié),,即森林與樹兼具。一個很突出的例子是MURAL,,當你可以利用一整面墻(或電影屏幕)時,就可以感受到創(chuàng)造力與共同理解的崇高體驗,。

  一些老式工具也有類似的超級體驗:tmux/vim 可以向八個方向拆分多個文件,、終端、單元測試和日志,,不論環(huán)境有多復雜,,都能幫你維持每項工作的思維環(huán)境。

  異地共處:共同的體驗

  會議的最佳召開方式依次為:面對面,、VR,、MURAL 和 Zoom。作為一名遠程工作了很多年的員工,,“面對面”對我來說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我使用 VR 來保持共處一室的感覺,就好像與其他人在同一個房間,,尤其是當遇到良好的空間音頻時,。手部追蹤可以實現(xiàn)有意義的手勢和動畫表達,盡管屏幕上仍然是卡通角色,,但我們可以順暢地交流,,大腦明白這些虛擬卡通角色就是你認識的熟人,,你們可以彼此交流,不會因為不夠現(xiàn)實而詞不達意,。

  我將再次提到 MURAL ,,因為在與 VR 協(xié)同工作時我有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有時大家在同一個房間,看著同一個屏幕開會的形式可能比較好,,而且這也是全球會議室的標準,,但是“死于PPT”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為了打破 PPT 的桎梏,,我們需要讓每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閱讀內容,,并且能自行控制內容的瀏覽,對于某些內容來說,,這就是一大進步,。但如果仍然采取幻燈片的形式,那么你不過是發(fā)明了“TiVo 會議”,,谷歌文檔是一種改進,,但仍受其線性的限制。相反,,MURAL 的畫布可以讓人們輕松地瀏覽各種想法及其聯(lián)系,,并根據需要向前、向后和四處跳躍:有了上下文,,人們才能將看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理解,。從人們提出的問題、對話中的亮點以及“房間內”的參與度就可以看出孰優(yōu)孰劣,。

  重點在于采用何種方式:在沉浸式軟件中,,人們可以進入同一個空間,并選擇是否相互共享屏幕,。我可以坐在某人旁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巨大屏幕,彼此之間完全看不見,,但交談完全沒有障礙,。共享的交流空間,獨立的生產空間,。這有點像每個人與想象中的朋友(屏幕)一起出去玩,,而且在協(xié)作過程中還沒有任何干擾。這是一次真正的體驗之旅,,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由,。

  為了與不在 VR 中的人會面,或者如果我有一個視頻通話需要發(fā)言,,而不僅僅是坐在一旁聽,,我一般都會使用虛擬網絡攝像頭以卡通人物的形式出席,。對于大多數(shù)團隊會議來說,這就足夠了,,工作人員已經習慣了我以虛擬人物的形式出現(xiàn),。然而,對于敏感或個人的事情,,我會使用網絡攝像頭,。

  關于 VR 協(xié)作的討論不在文本的討論范圍之內。該領域正在迅速變化,,有很多選擇和考慮因素,。除了上述之外,我想說的是,,雖然 VR 并不完美,,但它既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工作,還能保證生活質量,,所以仍然是我的第一選擇,。(如果在辦公室或其他地方,我仍然會戴上耳機,,將我的小隔間變成一個巨大的空間),。

  為什么要煞費苦心使用 VR?

  為什么我要付出這么多努力,,打造 VR 辦公空間,?除了對技術的熱愛,還有什么意義,?

  技術就是為了武裝我們:以相同或更低的代價完成更多的工作,,或者嘗試其他不可能的新活動或工作形式。為了建立有效的策略,,并被采納,技術需要在規(guī)模上取得平衡,。一些用戶是為了追趕時尚潮流,,但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個可衡量的優(yōu)勢。

  ●成本:即使使用更大容量的頭顯和配件,,我的全部支出也遠低于傳統(tǒng)的多顯示器配置,。

  ●專注:在無干擾環(huán)境中辦公,總產出,、工作質量以及持續(xù)時間都高出基準 20%~100%,。隔離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遠程辦公的人都知道擁有一個獨立的物理工作空間很重要,,防止工作與生活互相干擾,。將工作空間限制在現(xiàn)實世界不可見的原宇宙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切割,摘掉頭顯或退出應用程序就完全退出了工作,。

  ●靈活性:適應性范圍更大了,,VR提供了現(xiàn)實中不可能的選項。屏幕可以根據人體工程學(重新)定位,,以適應各種姿勢和空間,,讓狹窄的居住空間變得像高管的辦公室一樣舒適。我可以從酒店辦公,,意味著即便外出也不會耽誤工作,。

  無障礙環(huán)境:這種配置的視覺特性有利于視力正常的人,但盡管具有這種排他性,,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大小,、對比度和光照之后,也可以提高有視覺缺陷的人使用計算機的便利性,。你可以使用各種非傳統(tǒng)的座椅或書桌(或床),,以適應各種行動不便或身體有困難的人。以我個人為例,,在使用 VR 辦公幾個月后,,我的腳部不幸骨折,四個月無法站立,,尤其是頭兩個月需要抬高,。我無法坐在辦公桌前,頭幾個星期,,我需要把腳抬高,,所以我只能坐在客廳的躺椅里。但有了筆記本電腦,、頭顯和多顯示器設置,,我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VR無障礙環(huán)境仍在開發(fā)中,,最終將包括更廣泛的功能:顏色和其他視覺適應,、運動衰減或其他運動以及神經肌肉的問題、導航和記憶輔助(可以利用 AR 結合虛擬以及物理環(huán)境),、神經多樣性管理工具等等,。如此完整地控制感官體驗以及調節(jié)物理控制的機會將開啟一系列超越目前最先進技術的可能性。這種包容性不僅僅是生物學和神經學的適應:許多社會經濟障礙也會在 VR 中減少或消失(盡管電力,、帶寬和頭顯在成為世界許多或大部分地區(qū)依然是個問題,,前路還很漫長)。

  弊端

  VR沉浸式辦公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而且可能不太適合某些人或某些情況,。

  由于視線被遮擋,,你失去了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而且在使用頭顯的情況下,,隔離造成的認知障礙可能會成為問題,,甚至帶來風險,因此必須確保周圍的環(huán)境安全可靠,。其次,,長時間佩戴頭顯需要一定的體力,調整到最佳光學位置,,建立適當?shù)钠胶?,并確保重量分布均勻,保持溫度,,清潔和保養(yǎng)設備等,。

  目前的這些設備非常笨拙。這種辦公形式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必須容忍不穩(wěn)定,,承受在配置設備協(xié)同工作時的各種折磨,,調整一些蹩腳的工具,并保護好我精心組裝的紙牌屋,,保持其穩(wěn)定,。這個領域正在迅速變化,alpha 和 beta 的產品到處都是,,每個人都需要頻繁適應他們引入的新約定,,僅僅熟悉 VR 還遠遠不夠,這條技術鏈中的每個產品都需要學習,。

  即使制定出標準約定,,整個生態(tài)圈趨于穩(wěn)定,并出現(xiàn)一流的產品,,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么大的屏幕空間,,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充分利用,或者能夠對外界視而不見,。相反,,VR 對于某些人來說還不夠好:缺乏分辨率、帶寬,、功能、硬件質量,、物理外形等,。此外,還有一些出于原則或政治理由的反對意見,,例如 FaceBook 與 Oculus 硬件的綁定(FaceBook 提供了一個企業(yè)版本的頭顯,,不需要 FaceBook 賬號,,但同等硬件的價格要高得多,盡管仍然沒有 Vive Focus 3 那么貴),。

  我覺得通過當前技術來看,,該領域的發(fā)展前景還是不錯的。我在這些工具中付出的每一份耐心,,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回報,,我很高興,而且還將繼續(xù)使用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

  未來

  成功的消費者技術通常都會朝著更小,、更輕、更快以及無處不在的方向發(fā)展,,VR 也不例外,,而且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一趨勢將持續(xù)下去。新的突破,、功能和外形都會出現(xiàn),,并與我們依賴的其他技術一樣與日常生活無縫集成。我們將生活在一個現(xiàn)實與幻想交織的世界里,,模擬與實體將不同程度地融合在一起,。

  現(xiàn)實主義將會增加(可能會成為超現(xiàn)實主義),我們感知模擬對象和環(huán)境并與之交互的能力將無法通過感官來區(qū)分,。隨著系統(tǒng)解讀動作并投射到現(xiàn)實世界中,,模擬環(huán)境中的動作將產生物理后果,遠程呈現(xiàn)將實現(xiàn)巨大的飛躍,,消除時間和距離的限制,。除了如今的無人駕駛、遠程手術等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遠程眼”看到遠方,,并通過“遠程手”工作。

  顯然我們與這樣的未來還有一段距離,,而且為了“成功”還有很多繁重的任務需要完成,。我在本文中介紹了許多我個人的配置和體驗,但從長遠來看,,必須以抽象的角度來觀察問題,。工具會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塑造自身,而我們又會怎樣使用它們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思考參考以往的使用方式,并找出為什么要這樣使用;如果能夠理解意圖,,也許就能知道前路在何方,。

  回到“虛擬”的定義,虛擬進化的動力是一種“公共神經假體”,,簡單來說就是“思維共享”,。人類一直在通過分享記憶、組合觀點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本質上是一種眾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給這些信息交流渠道增加了娛樂的價值,,但其核心(即將認知的各個方面外在化并與他人交換)從未改變,。我并不想在此討論分享的價值、政治和經濟,,只想說明分享本身非常關鍵,。

  發(fā)明更好的傳播知識方式,可以增加組織的彈性并擴大組織,。使用更好的技術來增強交流,,而科技也能得到更快、更有潛力的回報:增加保真度,、減少障礙,,可以實現(xiàn)更好的信息流動。

  “增加保真度”不僅僅意味著真實性,,雖然的確可以讓事物看起來更“真實”,,但并不是分享想法的全部。我們的交流需要與自然思維過程保持一致,,也就是使用與思考相同的方式進行交流,,減少翻譯帶來的損失。事實證明,,人類最好的思考方式之一就是空間,。

  我們的思想將與我們塑造的世界交織在一起,利用“心理劇”等方法,,將潛意識的意義與外化的對象和元素聯(lián)系起來,。我們將穿梭于自己的腦海,有意識地塑造自己,。

  將所有這些與我們的物理環(huán)境交織在一起,,并實現(xiàn)真正共享的體驗,就能實現(xiàn)一種協(xié)作認知:協(xié)同思考,。

  如果這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那么現(xiàn)在的新興機遇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信息理論發(fā)展,,即使用神經科學將空間導航和認知作為起點,以此開始構建,,塑造環(huán)境并引導語言、工具與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將這一愿景變?yōu)楝F(xiàn)實,。

  正如我之前所說,對于未來的發(fā)展,,我并沒有堅定的看法,,但我喜歡這個想法:使用技術來建立相互的理解,并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1.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