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IBM和三星公布新型半導體芯片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延續(xù)摩爾定律,?

IBM和三星公布新型半導體芯片設計:這種設計可以延續(xù)摩爾定律,?

2021-12-20
來源:21ic中國電子網
關鍵詞: 手機 三星 IBM

  近日,IBM三星公布了一種新的半導體芯片設計,,自稱這種設計可以延續(xù)摩爾定律,。這一突破性的架構將允許垂直電流流動的晶體管嵌入到芯片上,,從而產生更緊湊的設備,并為智能手機長周期運行等鋪平了道路,。據(jù)悉,,新的垂直傳輸場效應晶體管(VTFET)設計旨在取代當前用于當今一些最先進芯片的FinFET技術,從本質上講,,新設計將垂直堆疊晶體管,,允許電流在晶體管堆疊中上下流動,而不是目前大多數(shù)芯片上使用的左右水平布局,。

  根據(jù)IBM的說法,,這種新的垂直結構允許在空間中裝入更多的晶體管,,同時還可以影響它們之間的接觸點,以提高電流并節(jié)約能源,。該公司表示,,該設計可能會使性能翻倍,或者減少85%的能源消耗,。

  IBM已經生產了帶有這種新的VTFET架構的測試芯片,,并設想它在許多領域扮演著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角色。隨著物聯(lián)網的持續(xù)發(fā)展,,這些芯片可以讓海洋浮標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設備以更少的能源運行,,并可能對加密貨幣挖礦等能源密集型計算過程產生類似的影響,降低其碳足跡,。

  此外,,根據(jù)IBM的說法,它還可以讓宇宙飛船更高效,,甚至讓智能手機電池在不充電的情況下使用一周而不是幾天,。IBM研究院混合云和系統(tǒng)副總裁Mukesh Khare博士說,“今天的技術聲明是關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繼續(xù)推進社會,,并提供新的創(chuàng)新,以改善生活,、業(yè)務和減少我們的環(huán)境影響,。”“考慮到該行業(yè)目前在多個方面面臨的限制,,IBM和三星正在展示我們在半導體設計方面的聯(lián)合創(chuàng)新的承諾,,并共同追求我們所說的‘硬技術’?!彼a充說,。

  兩家公司于12 月15日宣布,與縮放鰭式場效應晶體管 (finFET) 相比,,新的半導體設計有可能將能源使用量減少85%。三星電子還公布了一項生產 IBM 5納米芯片的計劃,,用于服務器,。

  VTFET是一種在芯片表面垂直堆疊晶體管的技術。從歷史上看,,晶體管被制造成平放在半導體表面上,,電流橫向流過它們。借助 VTFET,,IBM 和三星已經成功地實現(xiàn)了垂直于芯片表面構建的晶體管,,并具有垂直或上下電流,。

  VTFET 工藝解決了許多性能障礙和限制,以擴展摩爾定律,,因為芯片設計人員試圖將更多晶體管裝入固定空間,。它還影響晶體管的接觸點,從而以更少的能量浪費獲得更大的電流,??傮w而言,與按比例縮放的 finFET 替代方案相比,,新設計旨在將性能提高兩倍或將能源使用減少85%,。

  IBM和三星電子在美國紐約州的奧爾巴尼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聯(lián)合開發(fā)了 VTFET 技術。

  同一天,,IBM還宣布三星將生產基于節(jié)點的 5 納米IBM芯片,。該芯片有望使用在IBM自己的服務器平臺。三星在2018年宣布將制造 IBM 的7納米芯片,,該芯片在今年早些時候用于 IBM Power10 服務器系列,。IBM今年 4 月亮相的人工智能(AI)處理器Telum也是三星基于IBM的設計制造的。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在2021 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上 藍色巨人IBM與韓國三星共同發(fā)布「垂直傳輸場效應晶體管」(VTFET) 芯片設計,。將晶體管以垂直方式堆疊,并讓電流也垂直流通,,使晶體管數(shù)量密度再次提高,,更大幅提高電源使用效率,并突破1 納米制程的瓶頸,。

  相較傳統(tǒng)將晶體管以水平放置,,垂直傳輸場效應晶體管將能增加晶體管數(shù)量堆疊密度,并讓運算速度提升兩倍,,同時借電流垂直流通,,使功耗在相同性能發(fā)揮下降低85%。

  IBM 和三星指出,,此技術能在未來手機一次充電續(xù)航力就達一星期,,可使某些耗能密集型任務如加密運算更省電,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不過IBM 與三星尚未透露何時開始將垂直傳輸場效應晶體管設計應用于產品,,但是市場人士預估,短時間內會有進一步消息,。

  相對IBM 與三星技術成果發(fā)表,,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也在5 月宣布,與臺灣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研究,,以鉍金屬特性突破1納米制程極限,,下探至1納米以下。英特爾日前也公布制程發(fā)展布局,,除了現(xiàn)有納米級制程節(jié)點設計,,接下來也會開始布局埃米等級制程,預計最快2024 年進入20A 制程節(jié)點,。

  VTFET 為延續(xù)摩爾定律找到了一條途徑,,不知這種工藝何時能夠落地,制成芯片落到我們的手中,。

  早在 1965 年,,計算機科學家戈登 · 摩爾(Gordon Moore)首先提出假設: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shù)目在大約每經過 18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同時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存儲容量也翻一番,。這就是半導體領域著名的摩爾定律,。當前,可以塞進單個芯片的晶體管數(shù)量幾乎達到了極限,。

  但與此同時,,計算系統(tǒng)的前進道路并沒有放緩。動態(tài) AI 系統(tǒng)已準備好為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道路安全到藥物發(fā)現(xiàn)和先進制造)提供動力,,這就需要未來出現(xiàn)性能更強大的芯片,。因此,為了延續(xù)摩爾假設的速度和計算能力的進步,,我們需要制造具有多達 1000 億個晶體管的芯片,。

  IBM 研究院與三星合作,在半導體設計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聲稱有助于摩爾定律在未來幾年保持活力,,并重塑半導體行業(yè)。他們提出了一種在芯片上垂直堆疊晶體管的新方法,,稱為垂直傳輸納米片場效應晶體管(Vertical-Transport Nanosheet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VTFET),。當今,主流的芯片架構采用橫向傳輸場效應晶體管(FET),,例如鰭式場效應晶體管(FinFET),,因硅體類似魚背鰭而得名。finFET 在設計上沿著晶圓表面對晶體管分層,,電流沿水平方向流動,。與這類設計不同的是,VTFET 是在垂直于硅晶圓的方向上將晶體管分層,,并允許電流在堆疊晶體管中上下流動。

  雖然我們無從知曉 VTFET 設計工藝何時能夠制成芯片為我們所用,但是IBM和三星已經提出了一些大膽的想法:

  手機充一次電可以用一周,;

  數(shù)據(jù)加密等能源密集型流程需要的能源會大大減少,,碳足跡也會更小,;

  用于更強大的物聯(lián)網設備,,使它們能夠在更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運行,如海洋浮標,、自動駕駛汽車和航天器,。

  除IBM和三星,英特爾也在今年夏天公布了其即將推出的 RibbonFET(英特爾首款全環(huán)柵晶體管)設計,,這是其在FinFET技術上獲得的專利,。這項技術將成為英特爾 20A 代半導體產品的一部分,而20A代芯片則計劃于 2024 年開始量產,。

  半導體的垂直設計已經發(fā)展許久,,并從現(xiàn)在通用的FinFET技術中獲得了一定的靈感。當平面空間已經更難讓晶體管進行堆疊時,,未來唯一真正的方向或許就是向上堆疊,。




mmexport1621241704608.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